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养生馆员工称可做放血排毒 卫健局:将上门调查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养生馆员工称可做放血排毒 卫健局:将上门调查

来源:武汉晚报2022-04-25 09:52

  记者暗访养生馆:员工称可做放血排毒

  市卫健委:禁止非医疗机构开展扎针放血等有创治疗,将上门调查

  “有些养生场馆有扎针放血的治疗方式,是否合规?这种方式是否科学有效?”近日,针对网友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提出的这一疑问,记者暗访市内多家养生场馆及中医门诊发现,位于江岸区的道亨堂艾养生馆工作人员表示,可提供扎针放血治疗。

  对此,中医专家表示,施行上述治疗方式操作不当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禁止非医疗机构开展扎针放血等有创治疗。

  23日,江岸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将对涉事道亨堂艾养生馆进行上门调查。同时,该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同类场所进行排查。

  ■记者暗访

  一养生堂称可做放血治疗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21日中午,记者走进江岸区后湖街兴业南路一家名为道亨堂艾养生的门店,一位店员热情相迎:“想做哪方面调理?”

  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家里老人腿脚痛,能在这里做扎针或放血治疗吗?”

  “有放血治疗的项目,可以带你家老人过来看看。”店员介绍,腿脚疼痛有多种原因引起,如果是气血不活导致有淤血,适当放点血没有关系。“我们是介于医院与按摩馆之间的门店。很多疾病确实并非到医院能解决的,比如说静脉曲张以及气血不活,通过放血治疗确实见效很快。”

  该店员告诉记者,他们使用梅花针以及拔罐器来放血,放血量根据气血决定,有的人可能要放多次,有的放一次就好了。记者咨询,如何判断气血状况呢?工作人员表示,没有特别的办法,主要是根据经验来判断。

  记者对安全问题表示担心,询问放血治疗是否经过了行政许可。该工作人员表示,放血是不需要行政许可的。“没有金刚钻也不会揽这个瓷器活,如果做不了的话我是不会跟你讲这些的。”

  该工作人员极力推荐记者在此店消费,并塞给记者一张广告单,介绍门店活动项目。

  记者看到,广告单页上并未写有放血治疗项目。该工作人员指着标价198元每次的排湿祛寒调理项目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就包含了放血治疗。”

  多家养生堂称不做放血治疗 “没有资质,做不了”

  记者走访多家门店发现,也有门店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没有扎针放血治疗项目。

  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江岸区赵家条的善德堂养生门店,以患者身份咨询是否能进行扎针及放血治疗,工作人员表示无此项服务。

  洪山区雄楚大道牧业路口的一家艾灸养生馆内,记者询问是否可以通过放血排毒方式调理身体,该馆负责人明确表示没有这样的项目。

  这位女负责人说,虽然中医上有放血排毒治疗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放血有伤元气,而且该馆并没有行医资格证,这类涉及医疗范畴的项目是不会做的。

  青山区信合路上的一家艾灸养生馆,工作人员也明确表示没有放血排毒项目,因为涉及医疗方面的,他们没有资质,做不了。

  不少中医门诊也有放血排毒项目

  21日中午,在江岸区赵家条的武汉万紫春堂中医门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进行放血治疗。“可以把你家老人带过来看一下,如果外用的物理治疗不见效的话,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效果好一些。”该工作人员说,放血治疗是用采血针把患者身上的湿气和毒气排出来。“放血不疼,就如同测血糖一样,只不过针刺的部位不一样,哪里痛就刺哪里。”

  记者咨询扎针放血是否在经营范围内,工作人员表示,此项目属于针灸推拿科范围,可以刷医保。

  位于武昌南湖的御康堂慢病调理会所,记者询问是否可以放血排毒。该会所负责人出示了他的行医资格证,然后详细解释,一般像肌肉损伤、关节肿痛等外部病痛,施行放血排毒就是“疏通经络”,价钱也不贵,一般只需要五六十块钱。

  该负责人说,现在有些养生会所推出的放血排毒项目实际上只是一种概念,既不安全,也不规范,如果消毒不到位或者扎针部位出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伤害。

  ■专家

  扎针放血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专业性比较强

  湖北省中医院程良斌教授说,扎针放血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专业性比较强,如果消毒不到位,容易造成感染等风险,非医疗人员不能擅自操作。

  程教授认为,一些养生馆卫生条件较差,从业人员缺乏医疗素养,有的甚至为了节约成本,将一次性银针重复使用,对扎针部位、放血量等把握不准,容易发生医疗事故。他建议市民谨慎行事,不要到养生场所尝试这类服务,应当选择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程良斌介绍,目前正规中医院或者中医诊所施行的放血排毒主要集中在耳垂放血,目的是治疗热毒方面的病症,其他部位放血排毒也可以做,但放血排毒涉及相应穴位的准确把握,如果没有医疗资质,肯定是不允许的,甚至可以定性为非法行医。

  ■市卫健委

  禁止非医疗机构开展扎针放血等有创治疗

  22日,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等活动。禁止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因此,养生堂等非医疗机构禁止开展扎针放血等有创治疗。

  该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医医疗技术目录》,针刺类技术属中医医疗技术,可在医疗机构内开展。凡诊疗科目含有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且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的医疗机构均可开展相关针刺类技术。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该负责人表示,如养生保健等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非医疗机构和个人违规开展医学诊疗活动,将视具体情节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该负责人同时提醒,市民如发现中医养生保健等非医疗机构违规开展医学诊疗活动,可向辖区卫生健康局投诉举报。

  ■江岸区卫健局

  将上门调查涉事养生馆排查辖区同类场所

  4月23日,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微博、大武汉APP等平台对市内部分养生场馆开展扎针放血治疗进行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网友们纷纷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网友“洛桑错”表示:“对没有行医许可的医疗养生馆、私人诊所要依法依规严惩!”网友“蒋湘苹”说:“保健不要盲目跟风,良好的生活作息才是最重要的!”网友“风景”则认为:“管住嘴,迈开腿,运动才是最好的养生场馆。”

  长江日报报道引起市卫健委及辖区卫健局高度重视。23日晚,江岸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相关资质的养生场馆开展扎针放血治疗涉嫌非法行医,对于稿件中所曝光的道亨堂艾养生馆,区卫健局将派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上门调查,并将联合有关部门对辖区同类养生场馆进行排查。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引导市民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养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到养生场所尝试扎针放血类治疗服务。

  记者汪洋 赵家新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