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眼下正是大闸蟹集中上市的黄金时节,青壳白肚、膏腴肥美的大闸蟹成为金华市民餐桌上的“时令宠儿”。昨天,记者走访了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市区多家菜场发现,今年大闸蟹货源充足,江苏、安徽等地的精品蟹占据主流市场,公蟹凭借软糯丰腴的膏体成为销售主力,60元至100元/公斤的价格区间覆盖不同消费需求,市场购销两旺。
蟹市热闹,公蟹销量领先
清晨6点的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水产交易区,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老板,公蟹怎么卖?帮我挑几只膏多的!”“4两左右的母蟹还有吗?给我称2公斤!”此起彼伏的询价声、称重声勾勒出秋日里最鲜活的市井图景。
在市场一角,摊主舒雨鸿正忙着给顾客打包。“做精品大闸蟹生意10多年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舒雨鸿向记者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大闸蟹主要来自江苏阳澄湖周边产区和安徽巢湖流域,“这些产地的螃蟹水质好、生长周期足,肉质更鲜甜,膏黄也更饱满。”
谈及价格,舒雨鸿指着不同规格的螃蟹介绍道:“公蟹主要是4~4.5两的规格,每公斤售价60元到100元;母蟹分3两、4两、5两3个档次,价格从每公斤80元到140元不等。”他表示,今年大闸蟹产量稳定,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亲民的定价让不少市民愿意“敞开吃”,“批发和零售都很火爆,每天能卖出上千公斤,其中公蟹占比达到六成以上。”
隔壁的摊位前也排起了小长队,摊主李思浩手脚麻利地为顾客挑选、称重、打包。“这几天公蟹卖得特别好,早上开门到现在,光零售就卖了100来公斤。”李思浩笑着说,每年11月,是吃公蟹的最佳时节,此时的公蟹膏体饱满、口感软糯,比母蟹更受市场青睐,“很多老顾客都是回头客,有的一次就买五六斤,说是要给家人朋友尝尝鲜。”他拿起一只4两的公蟹向记者展示,轻轻掰开蟹壳,金黄的膏体瞬间溢出,香气扑鼻。
在市场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是“懂行”的吃蟹高手,挑选螃蟹时眼光独到、动作娴熟。市民王女士提着刚买的两斤公蟹,笑着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公蟹的膏又糯又香,孩子和老人都爱吃。”她表示,自己偏爱4两左右的公蟹,性价比最高,“80元一公斤的价格挺实在,比餐厅里便宜不少,在家自己做也方便。”
市民选购有诀窍
针对市民关心的挑选技巧,记者整理了专业摊主和资深食客的“挑蟹小妙招”,帮大家精准选出肥美好蟹:
看蟹壳是基础。优质大闸蟹的蟹壳呈青泥色,表面平滑有光泽,无斑点、无破损,这样的螃蟹生长环境好、活力足。
观察腹部辨肥瘦。螃蟹的腹部颜色越白越好,说明水质干净、生长环境优良。其中公蟹的腹部偏扁平,挑选时要选腹部饱满、无凹陷的;母蟹的腹部则呈圆润的半圆形,腹部越饱满,说明蟹黄越充足。
捏蟹腿知成熟度。好的大闸蟹蟹腿尖爪呈金黄色,腿上的绒毛浓密且呈黄色。用手捏住螃蟹倒数第二条腿,若感觉硬实有力,说明螃蟹已经成熟,肉质饱满;若捏起来发软,则表明螃蟹尚未完全成熟,口感会稍逊一筹。
选灵活度定鲜活。鲜活的大闸蟹反应敏捷,轻轻触碰会迅速挥舞蟹钳,挣扎有力,这样的螃蟹健康壮实,肉质也更鲜甜。反之,若螃蟹行动迟缓、毫无活力,可能已经不新鲜,不建议购买。
相关业内人士提醒,大闸蟹虽然美味,但性寒,市民在食用时可搭配姜醋或温热的黄酒,既能够去腥增鲜,也有助于中和寒性。 (记者余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