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浙江杭州拱墅区从基层小事入手,解决治理难题
社区服务,多倾听居民和企业的想法
本报记者 何 聪 窦 皓
“以前办居住证要跑好几趟,这次线上提交需求,商务社区专员代办,很快就搞定了。”提起自己的办事经历,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新天地商圈入驻企业杭州香飘飘食品销售有限公司监事沈国华竖起了大拇指。
新天地商圈集聚了5000余家各类企业、近2万名青年人才。过去,商圈所在社区既要处理居民家长里短,又要对接企业各类诉求,工作人员有时会顾此失彼。为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2022年,浙江省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商务社区在新天地商圈诞生。和传统社区不同,它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驻地企业。
企业有外摆需求,社区协调城管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帮企业快速办齐手续;双职工家庭“带娃难”,社区联合市少年宫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教学点;员工早晚高峰通勤难,社区协调公交公司,开通地铁口到写字楼的接驳班车……从企业所需到员工所盼,新天地商务社区努力解决企业和员工的难题。
“我们一体推进党务、商务、服务,将基层党组织优化设置作为关键支撑,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新天地商务社区党委书记倪维说,高质量服务源自一套清晰的运转架构——党组织牵头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做好服务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敞开大门抓好落实,80项政务服务实现“楼下办、门口办”;楼宇治理委员会协调电梯维护、停车场扩容等点滴小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不仅如此,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商务社区还有一支专业服务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中既有干部,也有专职社工,以楼宇为单元,开展“扫楼跑企”,主动摸排企业需求。如今,拱墅区已建成30个这样的商务社区,覆盖621幢楼宇、3万余家企业。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传统社区同样有妙招。
“打开水龙头,水清亮得很!”祥符街道香槟之约园小区居民王大伯一脸乐呵。曾经,他所在的小区,由于地下水管老化,经常停水。供水改造迫在眉睫,可钱从哪里来?各方对改造方案各执一词,又该如何统一意见?
祥符街道发挥社区党组织“先审先议”作用,组织社区干部、业委会和业主代表坐下来,一起商量资金方案。同时,又纳入物业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围绕改造方案群策群力。
一番讨论下来,大伙儿最终达成一致:众筹改造,自主更新。可真正落地实施,每户3000元的众筹费用,并不好收。此时,小区党支部、楼道党支部行动了起来:8名党员骨干带头缴费,再由小区服务专员、物业、业委会组成3个小组,挨家挨户上门了解现状、说明情况。短短一个月,缴费率从32%提升至75%,达到了开工条件。4个月后,改造顺利完工。一桩困扰居民多年的烦心事最终解决。
目前,拱墅区已完成120余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加装电梯1500多台、更新老旧电梯2500余台,64个消防高风险小区全部完成整改。
近年来,拱墅区加强党建引领,全力探索基层民主协商新模式,助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我们通过基层党组织联动住建、公安、民政等32个涉及小区管理责任的职能部门,探索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治理模式,让居民在民生问题上能说了算、做得了主。”拱墅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