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红色根脉连四省,抗战精神青年说。
9月1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四省边际青年理论宣讲交流活动,在衢州市开化县拉开帷幕。来自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的青年宣讲员们齐聚一堂,共忆烽火岁月,共话精神传承。
步履丈量历史,遗址唤醒记忆
宣讲台上的动人讲述,并非凭空而来。
为更真实、更深刻地呈现历史,在活动筹备阶段,宣讲员们自发深入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遗迹,走访抗战亲历者后人,查阅尘封的历史档案,用脚步探寻历史脉络。
为还原“一门三烈士”余成圭家族的悲壮故事,安徽省休宁县宣讲员江瑾和搭档多次奔赴石屋坑旧址;常山县宣讲员张欢,为深入了解徐文伟的事迹,专场前往其战斗过的“莲塘小学”“水廉乡第五保国民学校”旧址等地探访;龙游县宣讲员余好运则走进衢州市博物馆,细致梳理革命烈士童坤的相关文物、资料;站在千里岗游击区旧址,衢江区宣讲员王师怡感慨:“走在先辈战斗过的土地上,触摸那些承载记忆的物件,写在纸上的史料才真正鲜活起来,有了温度与力量。”
活动当天,宣讲员们还走进了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原衢州第十三航空总站等地。“细菌战陈列馆里一件件老物件,让我们不再是历史的转述者,而是历史的‘唤醒者’与‘传承者’。” 衢州柯城区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员周晨颇有感触道。
11地宣讲接力,唱响四省抗战壮歌
整场宣讲活动精心编排了11个宣讲节目,围绕北上抗日先遣队、杜立特行动大救援、浙赣战役、衢州细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展开,以情景式、讲述式等多种形式与视角,立体呈现四省边际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开化县的宣讲员们以《我是一个兵》为题,跨越历史长河演绎了方志敏、赵礼生、陈毅等革命先辈在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紧急关头的铮铮誓言;婺源县的宣讲员李钰洁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四进婺源留下的战斗足迹;德兴市宣讲员祝慧和玉山县宣讲员郭怿斓围绕方志敏的事迹,分别讲述了其在中央苏区被围剿时挺身而出的“惊人之举”和鲜为人知的清贫、清廉故事;泾县宣讲员们则演绎了王于畊、杨瑞年等爱国女青年,以花季之年投身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的事迹。
“从群像到个体,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情感,这些宣讲节目让我深刻感受到它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激励我们奋进的力量源泉。”来自黄山市委讲师团的吴书凡在宣讲交流活动后激动地说。
一场宣讲,带来一种同频共振
宣讲的力量,在观众自发的、澎湃的情感回应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证。
本次活动地点放在开化县开元广场室外场地。早在节目彩排期间,便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围观,不少人主动询问“节目什么时候开始?我要带上家人一起来看!”。当宣讲员讲述到日寇暴行、军民英勇抵抗时,现场的观众群情激愤,“打倒帝国主义!”的呐喊声数次自发响起。
活动当晚,现场自发聚集了数百名群众,不少家长特意带着孩子前来,直言“这就是最好的开学第一课!”
整场活动,掌声与热泪交织,当宣讲内容触及灵魂深处时,观众的回应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聆听,升华为一场集体的精神共鸣。
其中,江山市宣讲员讲述了衢州百姓在战火中无私救助杜立特行动机组成员的故事。来自乌克兰的外国友人艾瑞克饰演被救机组成员,活动结束后他感慨:“能参与这次宣讲我很荣幸,也是再次印证了中国人民舍身忘死的友好、善良,这也是我留在中国、热爱中国的原因。”
活动尾声,当《我的祖国》熟悉的前奏响起。与会嘉宾、现场听众与宣讲员们纷纷自发起立,齐声高唱。这一刻,宣讲者与聆听者、历史与当下、四省青年与现场群众,在抗战精神的感召下,实现了最深刻的情感连接与精神同频。
这场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衢州市深化省际联动、创新理论宣讲模式的缩影。自2023年“365共富宣传联盟”成立以来,来自四省边际的青年宣讲员不断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共学共研共讲活动。
“抗战历史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衢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省际联动,让更多青年在红色宣讲实践中汲取历史营养与精神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
这场在开化点燃的青春宣讲之火,必将在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形成燎原之势,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 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