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想用我的行动告诉大家,土特产里藏着金钥匙,乡村天地大有可为!”在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田间地头,乡村CEO金智婉正面对镜头,向百万观众讲述着她的初心。上任短短数月,她创下了千万播放量,带动荸荠、红糖、柑橘等农产品销售破万斤,让古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重获新生。
金智婉的“走红”之路,正是鹿城区破解乡村空心化困局、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鹿城区以青年入乡政策为犁,深耕乡村沃土,吸引3000余名青年才俊归巢入乡,在田野间谱写乡村振兴的青年担当。
“别小看这台机器,插秧效率翻了60倍呢!”鹿城区西部藤桥镇的百亩稻田之上,“90后”海归农创客李坚正操控着新购入的自动化插秧机,以科技之力提高传统农耕效率。
鹿城区依托党建联建机制,与高校院所、市场主体等携手打造“青年入乡实践基地”,举办“藤桥兴农π”青年创客挑战赛等,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创新“乡村出题、青年作答”机制,以孵化支持、利润分红为激励,鼓励青年创客“揭榜挂帅”,目前已吸引30余支团队围绕草莓苗脱毒繁育等课题开展技术攻坚与成果转化,其中9支队伍已通过评审顺利入驻,让青年创意落地为实际效益。
来自五湖四海的文艺青年,在七都街道吟州村的废弃纺织车间里搭建起全息展厅、AI影棚,用废弃齿轮组装起方言互动装置,打造了小有名气的数字文化新地标“吟州新场”,用数字艺术解码乡土故事。近一年,他们举办了脱口秀、音乐节、后备厢市集等大型活动23场,吸引万名年轻人涌入。
为了“引得来”“留得住”这类文创青年群体、助推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鹿城区创新实施“乡村空间活化”与“文化IP孵化”双轮驱动策略,广泛盘活空置民房、废弃厂房等闲置资产,并大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提供低成本优质创业空间,营造契合青年审美的创意环境。
针对青年入乡创业“投入大”“融资难”的普遍困境,区级层面精准施策,配套推出文化产业创新、非遗文创研发、数字创意等项目补助,并简化项目申报、补助兑现流程,有效降低创业门槛与风险,让古村落成为吸引青年创意人才集聚、激发持续创造力的“磁力场”。
近年来,鹿城区精准对接城市核心区延链补链需求,在乡村闲置地块打造“青鹿空间”,大力推动青年人才、优惠政策、配套设施等要素集聚。目前,已完成三轮项目评审,择优招引12个项目入驻办公吸引青年人才150余人,打造孵化集群样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通讯员 叶湘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