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潮新闻 通讯员 郭佩佩 武晓峰
“以前忙起来只能啃面包,现在能吃上热乎的饭菜还能歇歇脚,真踏实!”在温州市洞头区北岙街道风门社区老年食堂里,外卖骑手梁博杰一边扒饭一边感慨道,现在有了爱心食堂,午餐都可以在这里解决,“身边的骑手朋友都说好!”
这温馨的一幕,来自洞头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暖“新”举措,更源于一件政协提案的提出和办理,让辛苦奔波在路上的“小哥”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小善意托起大民生
“一号订单给我一下。”在北岙街道中心街的一家快餐店,外卖骑手许韦韦从店员手中接过订单,迅速骑上电瓶车,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取餐点,开始了一天紧张的配送工作。
像许韦韦这样的专职外卖骑手,在洞头有100余名。骑手们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每一位顾客及时送上热腾腾的美食和生活必需品,但在订单高峰期过后,往往会面临餐厅打烊、就餐不便等现实问题。
如何让这些新就业群体有城市归属感、幸福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洞头区政协践行为民理念所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洞头区“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郭洁茹提交了一份《关于关心关爱我区外卖从业人员的提案》,建议从外卖从业人员工作生活的痛点、堵点、难点入手,加快建立健全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如今这份关乎民生的建议,已被列入了书记领办、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
一份聚焦外卖从业人员的小建议,承载着新就业群体的呼声和期望,不仅是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拳拳之心,更是撬动社会发展的“大民生”。
用“办得实”回应“提得好”
提案办理,关键在实“办”。能不能办好,重点看举措硬不硬、沟通畅不畅、转化实不实。
在这件提案办理过程中,作为主办单位的洞头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多方调研、多次沟通,制定出台了《洞头区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方案》,并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大数据中心等多部门启动骑手爱心食堂计划,选定5家地理位置便利、食品安全规范的餐饮点作为首期试点,而风门社区老年食堂就是其中一个。
自今年4月初启动骑手爱心食堂计划以来,骑手们不仅可以用7元价格在辖区内的老年食堂享受两荤两素的饭菜,而且每次为老人公益送餐5单即可获一次免费用餐。截至目前,骑手已累计完成送餐服务超300单,惠及社区独居、高龄老人40余名。
“年轻人帮老人公益送餐,老人食堂给年轻人免费供餐,这是‘老’与‘新’的温暖循环。”区政协委员、风门社区老年食堂负责人陈素芳说道。
据悉,洞头区对于新就业群体的关怀不止于骑手爱心食堂的打造。结合友好小区试点,还设置了骑手换乘驿站、骑手白名单,并在小区内投放了共享配送单车,打通配送末端“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了骑手进门难、配送难等问题。同时整合全区暖“新”驿站等31个服务点位,打造了海岛“10分钟暖‘新’”服务圈。
与此同时,洞头区政协还与提案承办单位建立健全“两见面、两沟通、两跟踪”办理机制,通过“项目化办理、清单式落实”模式,切实履行“督促者、推动者、服务者”职责,力求让每一件提案都办出共识、办出实效。
“办理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是社会各界对洞头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评价。这一件件提案落地的背后,是党委政府、政协和各承办单位构建起“提、立、办、督”的良性循环,得以让民声民意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