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学生游客一路跟着听,浙理工“大思政课”现场教学真有“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学生游客一路跟着听,浙理工“大思政课”现场教学真有“味”!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4-24 21:57

  “不为学分不为分,就图听他说点啥!”在浙江理工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学校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渠长根的课堂堪称“现象级”:有人跨专业选修,有人毕业后回校蹭课,更有学生笑称“一门课是瘾,两门课是迷,门门课都追,只因讲课之人是‘根儿叔’”。

学生游客一路跟着听,浙理工“大思政课”现场教学真有“味”!

  4月19日,渠长根带领学生漫步西湖之畔,让思政课乘着春风,浸润于山水,镌刻进心田。“三尺讲台装不下千年文明的浩瀚,一本教材道不尽中国精神的厚重。”深谙此道的渠长根坚信,“与其对着书本讲理论,不如让学生踩着历史的脚印自己悟!”

  当日清晨,师生们自断桥启程,步移景换间且行且思。渠长根以景载道、借古喻今,精心设计山水揽胜、市井寻味、名人觅踪、民国遗韵、古建探幽等多元专线,让学生们于步履间触摸西湖的万种风情。他信手拈来文史哲工,妙语串起古今千年。“三步一典故,五步一金句,老师开口即星河!”本科生史宇飞的感慨,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行走路上,渠长根与学生们的互动精彩纷呈。“苏小小如何体现‘爱之花盛开,生命便欣欣向荣’”“葛岭上葛洪炼丹的朴素辩证法在哪里?”“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是谁的后代?”“西湖开放是怎样的治理情怀”……他巧妙地将历史典故、文化常识转化为启发思考的“金钥匙”,引导学生观细节、溯本源。学生们或席地而坐,抚石沉思;或争相抢答,各抒己见。这般沉浸式课堂,摒弃生硬说教,唯有趣味探寻。

学生游客一路跟着听,浙理工“大思政课”现场教学真有“味”!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只是知识传递,更是精神赓续。讲起白居易、苏东坡等先贤治杭功绩,渠长根紧扣“以民为本”的担当精神;说到近代浙江革命先辈事迹,他又将校史中的红色基因融入讲述,让学生深刻体悟史量才“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报有报格”的三格精神。他寄语学生:“人人都是时代的主人,平凡脚步亦能踏出不凡担当。”

  此次实践课还融入学生主体讲解,研究生吕嘉敏、向临枫、樊怡婷在秋瑾墓旁、慕才亭边、蚕学馆前动情讲述,形成“教师领讲、学生主讲、人人传讲”的立体课堂。

  自2008年至今,《西湖文化漫谈》课程历经18载深耕不辍,始终以西湖文化之韵为脉络、校史文化之魂为内核、红色文化之脉为底色,匠心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思政教学体系,先后入选浙江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更成为深受青年学子喜爱追捧的“金课”。

学生游客一路跟着听,浙理工“大思政课”现场教学真有“味”!

  在39年执教生涯中,渠长根致力于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文化老街、红色场馆等,让理论扎根实景,让思政焕发新生。正如他所言:“最好的思政课,永远在路上。因为真正的成长,始于双脚丈量土地,终于精神照亮未来。”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通讯员 叶臻)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