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跨越千里的“温心守护” !5个月大的藏族小男孩有望“开启”新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跨越千里的“温心守护” !5个月大的藏族小男孩有望“开启”新生

来源:温度新闻2025-04-24 10:28

  4月23日,感受到飞机滑行的速度逐渐慢下来,阿秀(化名)缓缓松开紧攥着的手,这是她第一次乘坐飞机,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来到千里之外的温州。

  “你们不仅让我宝宝有了获得新生的机会,更是稳住了我们全家人的心。”在接机口,阿秀夫妇向前来迎接他们的“温心守护”团队献上了哈达,并表达感激之情。接下来,他们5个月大的儿子小岗(化名)将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这场跨越山海为爱奔赴的背后,是一段温暖的结对帮扶故事。

  揪心!

  查体时发现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

  2024年11月23日,因“重度子痫前期、心功能不全”,阿秀在四川当地一家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尽管情况危急,初为人母的阿秀,仍满怀期待,盼望孩子能顺利、健康地到来。

  凌晨,好不容易生下来。然而,阿秀一家还没来得及分享喜悦,一个不幸的消息突然袭来。医生发现,孩子因早产出生体重极低、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同时还被诊断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处可见一隐窝,未见开口。”

  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普通外科/新生儿外科主任朱利斌解释,先天性肛门闭锁,又称无肛症,主要表现为婴儿出生后正常肛门位置未见开口,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在1/5000左右,男多于女。“对于无肛症的患儿来说,在出生后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否则会危及生命。由于新生儿组织含水量较高,肌肉组织等结构不易辨认,一般情况下高位的肛门闭锁会通过结肠造瘘术,即在肚皮上打个洞把大肠近端拖出造口,先解决排便梗阻症状,然后择期再进行根治性手术。”

  出生当天,小岗便在医院接受了造瘘手术。同样令人揪心的还有,由于早产,小岗自身免疫力低下,此后的一段时间仍需在保温箱内观察治疗。

  后续的难题如何面对?阿秀和丈夫商量无论如何都要治好孩子的病,“必须治!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阿秀说。

“温心守护”团队到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迎接小岗一家

  暖心!

  多方携手为新生儿手术“造口”

  2025年3月,事情有了转机。

  阿秀在一次活动中得知温壤两地共同开展的“温心守护·共健阿坝”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救助行动,于是她找到了壤塘县残疾人联合会寻求帮助。

  壤塘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何晓辉说,按照方案,该公益救助行动主要针对脊柱侧弯、唇腭裂、手足畸形、白内障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小岗罹患的先天肛门闭锁并不在公益救助范围内,此番求助让他犯了难,“她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我们很想帮助她,所以当时就想找浙江省驻壤塘县工作队试一试。”

  “我们马上想办法!”壤塘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浙江省驻壤塘县工作队队长陈永霖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协调温壤两地,对接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负责人陈忠,最终为孩子安排了来温免费救治,让阿秀一家吃了颗“定心丸”。

  陈忠了解情况后联系朱利斌,对孩子情况做了简要概述,并第一时间组建“无肛救助群”,以便各方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

  朱利斌说,对于先天性肛门闭锁,主要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低位的肛门闭锁,可以一期做个简单的肛门成形手术便可解决问题,不过小岗的闭锁位置比较高,情况复杂些。前期,四川当地医院已经为其做了造瘘术,一般是3~6个月后,待孩子各项情况稳定后,再分阶段进行根治性手术,即第一阶段的肛门再造,第二阶段的造瘘口关闭。“肛门再造是项技术活,由于手术涉及括约肌的功能恢复,对孩子而言实则只有‘一次治疗机会’。”

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普通外科/新生儿外科主任朱利斌等医护人员到病房了解小岗的身体状况

  4月23日中午,阿秀一家三人乘坐飞机抵达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朱利斌治疗团队负责现场接送,并为他们办理了住院手续。下午4时许,刚结束一台大型手术的朱利斌,还没来得及休整,便赶到病房向阿秀了解小岗的身体状况,“明天会安排造影检查等内容,具体治疗方案要等各项指标评估出来后才能确定。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团队,请你们放心。”

  2021年起,浙江省驻壤塘县工作队联合温州都市报共同推出“鹿壤情援·温心守护”行动,联合温壤两地政府及慈善、医疗等资源,为壤塘困难群众搭建了一条爱心通道。去年开始,为进一步促进东部优质医疗资源向西部流动,温阿两地升级推出“温心守护·共健阿坝”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救助行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打造温阿医疗协力支持、患病群众免费救治、爱心人士全力帮扶的医疗救助新模式。

  今年3月6日,阿坝州召开实施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其中包括“帮困助弱”“联心同行”“爱心爸妈”“就业创业”“健康保障”“宣传教育”六大行动。

  “‘温心守护’行动与‘石榴籽’工程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受益。”陈永霖介绍,下一步,驻壤工作队将在已有的脊柱侧弯、唇腭裂、手足畸形、白内障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五大疾病外,争取扩大“温心守护”行动的病种覆盖面,同时继续加大筛查力度,“农牧民住得比较偏远,通过前期筛查,实现大病重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爱心!

  温州慈善组织将筹措治疗费用

  早产、造瘘、肺炎等一系列治疗花费高达10余万元,这不仅掏空了阿秀夫妇本就薄弱的家底,还让她们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求医问药困难重重,后续治疗费用如何解决?陈忠介绍,小岗在温期间的手术费用,将由陈忠慈善工作室负责筹集,“根据初步测算,目前小岗来温治疗费用还存在四五万元缺口。”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