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沪苏湖高铁通车,浙江南浔拥抱高铁时代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沪苏湖高铁通车,浙江南浔拥抱高铁时代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2-26 22:07

  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正式通车,“水晶晶南浔号”冠名列车从湖州市南浔站首发前往上海,“半小时沪浔通勤”让两地交通的便利程度再度刷新。

  沪苏湖高铁是上海、苏州、湖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也是长三角高铁联网、补网、强链的重点项目。眼下,全新的发展机遇,再一次随着贯通南浔的高速列车,疾驰而来。

沪苏湖高铁通车,浙江南浔拥抱高铁时代

  同心·一衣带水

  依托上海,借“海”扬帆一直是南浔人秉持的发展智慧。

  12月初,“沪上浔迹——上海百年建筑中的南浔记忆”展览在上海通志展示馆开幕。南浔曾涌现出一批活跃在上海舞台的杰出人物,他们通过投资建筑、兴办实业、捐资教育等多种方式,为上海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近代上海开埠后,南浔先辈凭借“一根湖丝”“一条运河”闯荡上海滩,创办了上海民族工业史上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发起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建设开发了上海百乐门、十六铺码头、国际饭店等地标建筑,成就了南浔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为代表的浔商传奇。

沪苏湖高铁通车,浙江南浔拥抱高铁时代

  30多年前,南浔人结婚首饰要去上海买,当亲友得知其“啥时候结婚”后,常问“上海去过了伐”;当时的上海人对南浔也不陌生,南浔产的丝绸、湖笔以及实木地板,在上海也都是响当当的产品。

  在上海,有一条南浔路。一衣带水,“接轨大上海”不仅是南浔多年来久久为功的课题,更已成为当地的首位战略。如今的南浔,已跳出“区县思维”,以“一体化”和“高质量”为逻辑起点,将自身资源禀赋放到都市圈、城市群乃至更大范围内审视,考虑的不只是“能从上海得到什么”,而是如何在助力区域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城市能级提升。

  从大运河水路时代到318国道公路时代,南浔连接上海迎来了高铁时代的“新脉动”。依托沪苏湖铁路,南浔东接上海枢纽,中与已经开工建设的通苏嘉甬铁路衔接,西接既有的宁杭高铁、商合杭铁路、湖杭铁路,南浔与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地的时空距离将再拉近,古老水乡迎来全新发展格局。

  同频·多域联动

  2022年1月,湖州市委、市政府批复同意南浔设立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立足“一湾一镇一区”(上海湾、南浔古镇、高新区高铁板块)核心区,建设未来板块。根据建设目标,到2030年,南浔与上海都市圈实现全面对接,在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基本与上海同步,高质量赶超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美丽繁华新江南全面展现,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

  接轨上海,一直是南浔的“一号战略”。作为湖州对外开放的东大门、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南浔一直积极探索两地交往合作的方式方法。两地的行政服务体系也在逐渐通融,为企业、人才更轻盈地跨省合作,减轻地域壁垒。通过联动多部门信息互通,南浔成功打造投用了2个在沪科创政务服务“飞地”,可无缝对接企业跨城迁移等数十项业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近200件事项跨省通办。

沪苏湖高铁通车,浙江南浔拥抱高铁时代

  由沪苏湖铁路带来的极速通达,也换来了两地更多合作空间。近些年,南浔的打法是承接上海溢出和主动配套双向发力,在产业协同并进中推动发展能级整体提升。在产业对接上,立足南浔经济开发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总投资超50亿元的屹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南浔;面向交通对接,上港集团和南浔区合作签约,通过“内河码头+物流园区+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与上海港形成业务协同、整体协作;深耕教育配套,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南浔实验学校将委托上海世外深度托管,以“上海班”为突破口,作出实验性的尝试与创新,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瞄准文旅赛道,随着南浔古镇、长三角亲子乐园等旅游产品不断迭代,南浔作为一个“周边游”目的地,被不少上海市民提上日程……

  如今,在拥抱高铁时代的进程中,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加速汇流南浔。自内而外,南浔城市能级水平,已经充分满足了承建一座高铁站的基本硬杠杠。据悉,南浔将持续探索实施全面接轨上海三年行动,以“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系统推进模式,相继同上海临港集团、上海国际艺术中心等,在产业协作、平台共建、旅游专列、合作办学、文化演艺等方面达成实质性合作。

  同行·未来可期

  从地理相连、时空相通,到产业人文紧密交流、合作共进,被高铁激活的南浔,无疑也将成为联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一环。

  这段时间,位于上海松江、青浦、虹桥的南浔人才飞地中,一期接一期的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路演正火热进行中。“OLED面板光电材料研发制造”“多场景特种水下机器人”“侵入式脑机接口芯片模组”……来自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创业项目陆续登台亮相,一场场技术和产业的对接碰撞、知识与创新的传递转化、企业和人才的“双向奔赴”,按下了南浔招才引智接轨上海的“快进键”。

沪苏湖高铁通车,浙江南浔拥抱高铁时代

  近些年,南浔一直致力推动产业上与上海“同频共振”。依托高铁,南浔更紧密地融入G60科创走廊的建设中,全面融入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立足比较优势,南浔探索“研发在上海、孵化转化产业化在南浔”的新路子正逐渐清晰,再结合长三角创新资源和产业布局规划,力争在上海都市圈的产业链中占据更多分工,实现更多的“上海研发+南浔智造”跨区域协同成果。

  不单于此,南浔区以高铁站为圆心10分钟车程范围内,南浔新中心、水晶晶青创城、机器人产业园、沪浙联动产业园、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太阳酒店……抢抓“高铁经济”新机遇,各类产业园区在这里多点开花,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奋斗者寻“香”而来。园区化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成为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的新打法。

  “上海的公司主攻研发,南浔的公司主要负责产业化。”上海交通大学滑动轴承研发中心创始人、涟漪科技研发团队领头人尹忠慰坦言,“选择落户南浔经济开发区产业园,一方面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到上海车程仅1个多小时。另一方面,南浔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的渴求度很高,切实地给予我们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

  高铁时代已至,沪浔未来可期。“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持续走向深入,南浔迎来了全面成势、启航蝶变的重要机遇期。”南浔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通讯员张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金塔:避险搬迁暖民心

  • 四川夹金山雪后风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2024-12-24 09:48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12-24 09:46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