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走千里“南宋理学路”(四)鹅湖之会:千古一辩 和齐同光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重走千里“南宋理学路”(四)鹅湖之会:千古一辩 和齐同光

来源:武义发布2024-09-22 08:23

  南宋乾淳年间,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南宋理学家们在浙闽赣间穿梭往来、论学问道,隐约闪现出一条连贯千里的“南宋理学之路”。淳熙二年(1175)春夏之交,吕祖谦入闽访朱熹,过三衢,游五夫里,合编理学巨著《近思录》,主持“鹅湖之会”......

  这条理学路,赋予山峦水色新的生命,熠熠生光,弥久不衰,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笔丰富可观的遗产。

  这趟载入中国思想史的风雨行程,有《入闽录》为记。800多年后,我们读吕祖谦《入闽录》,重走这条“南宋理学之路”。追寻先贤踪迹,探访浙学渊源,体察理学体系构建中浙学的贡献。

  鹅湖山何其有幸,迎来了从福建迤逦而来的吕祖谦。

  800多年前,在吕祖谦的穿针引线下,强调“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的朱熹与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陆九渊兄弟,在此吟诗唱和、相与激辩,展开了一场震古烁今的学术辩论。 因为“鹅湖之会”,这里成为理学圣地,流芳千古。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今天,当我们沿着吕祖谦的足迹,翻越武夷山分水岭重访铅山鹅湖书院,诵读这些刻在建筑或石碑上的文字,依稀可以触摸这场千古之辩绽放的思想火花,感受到“四先生之在间,如祥麟威凤”的圣贤气象。

  故事要从南宋淳熙二年(1175)初夏说起。

  浙东大儒吕祖谦与朱熹同游五夫里,编成《近思录》后,起程返乡。朱熹依依不舍,一路相送,来到江西信州鹅湖寺。出发之前,吕祖谦欲调和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理论分岐,遂写信送往金溪槐堂,邀请陆氏兄弟前来相会。

  彼时,湖湘学派、事功学派、闽学、婺学、心学,如群星璀璨,各放异彩。朱熹与陆九渊作为当时大儒,全国知名学者,为“一时之瑜亮”。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认识论方面,他强调“格物致知”,“格物”即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他在教育上主张博学穷知、联系实际,做到“有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辟其实”。 陆九渊则认为“心即理”,“致知”可以“不假外求”,只要明本心就可以了,主张致力于“求诸本心”。

  理学和心学观点迥异,各有千秋。是时候攒一个局,搞一场纯粹的思想集会,来一次灵魂的碰撞了。但在这种学术观点针锋相对的焦点时刻,要站出来调和兼容双方的观点,需要非凡的名望、学识与勇气。

  吕祖谦像

  吕祖谦肩负起了这个历史使命。

  吕祖谦出身名门,家族世代簪缨。他之为学,既得“中原文献之传”,又拜林之奇、汪应辰、胡宪为师,博采诸家、皆收并蓄,是浙东学术思想界的“执牛耳者”。他之为人,心平气静、持平公允,容他人所不能容之论,忍他人所不能忍之说,学术风格“不主一家一师”,广揽博取集诸家之长,团结了一大批来自四方不同学派的学人。他与朱熹和陆九渊都交往甚密,关系颇为融洽。

  为什么把辩论地点选在鹅湖寺?这也体现了吕祖谦的大智慧。儒家推崇“中庸之道”,既然是一场公正和平的“高手过招”,地点选择自然也要不偏不倚。吕祖谦选择了福建建阳和江西抚州的中间地带,可以说是悄悄给两个争强好胜的人都留足了面子。大家都不在主场作战,或许也更有利于学术上“会归于一”。

  因此,接到吕祖谦的信后,陆九渊兄弟十分高兴,欣然携弟子泛舟东行。而吕祖谦与陆氏兄弟的“私聊”,也在学术界“大群”激起千层浪。抚州知州赵景明、信州知州詹仪之以及江西、浙江等地学者纷纷前来,一时“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循着先贤的足迹,我们来到鹅湖书院。走过“斯文宗主”牌坊,踏石阶入讲堂,千古雄辩之声穿越历史在耳畔回响。

  鹅湖书院

  六月三日,春未尽,夏初临。鹅湖山风光旖旎,鹅湖寺热闹非凡。

  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的陆九渊兄弟先出二诗,先声夺人。诗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诗中不仅张扬其“心学”,而且讥讽朱熹的治学之道是“支离事业”

  彼时,46岁的朱熹高举理学大旗,早在东南名声日隆。陆九渊如此夹枪带棒、含沙射影,朱熹颇为“不怿”。 但他还是压住心中的火气,慢条斯理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教人之法,应先致知而后存心。理生万物,心具众理。万理已具,并非万理已知,欲知理、得理,必先格物穷理。”

  双方各执己见,唇枪舌剑,高潮迭起,“始听莹于胸次,卒纷缴于谈端”。

  朱熹像

  朱熹说,你俩认为万事只说一个“心”,只要“心”明白,就什么都明白顿悟、万事大吉,这难道不是佛家禅宗的学说吗?心学方法过于简陋,偶有所想就以为顿悟得道,延误了做真学问。陆九渊反唇相讥,你理学方法太支离繁琐,钻进书堆而被一些枝节问题所缠,丢了根本。如果说成圣必须先博览群书,那么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

  “火药味”渐浓,辩论多次处于不欢而散的边缘。此时,吕祖谦成了这场盛会的“定海神针”。他凭着自己的广博学识、学术声望和人格魅力,自始至终都充当着双方的“裁判员”和“调解人”。

  吕祖谦并没有表态站队,而是平心静气,“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不时从中斡旋、开解、沟通,希望朱、陆二人摈弃己见,虚心相受。对双方的争议,吕祖谦给出了公正的评价:“元晦(朱熹)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陆九渊)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 两位先贤都认为不失公允。

  清人全祖望说:“小东莱之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宰相之量也。”正是吕祖谦善于倾听、敢于明辨、宽宏皆容的雅量与气度,促成了鹅湖之会的落地。

  世人常以胜负论英雄。其实,鹅湖之会不是非此即彼的“角斗场”。

  “鹅湖之会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术尝试,是一场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汇。吕祖谦全力促成这次盛会,是要调和理学与心学,从这两种针锋相对的哲学思想中获取具有普世人文价值的思想。”中国书院学会理事、鹅湖书院分管负责人叶正林说。

  鹅湖之会后,四位先贤境遇殊异,但吕祖谦“和而不同”的愿景,却在无声中岿然显现。

  朱熹在归途中,回味这次辩论,感觉很有意思,对陆氏兄弟的才思心生怜惜之情。过分水岭时,他观览山势水流,不禁触景生情,吟诗一首:“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顿悟也好,渐悟也罢,无非是道路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九渊感动于朱熹的坦诚与大度,也进行了内省与反思,从此力戒粗心浮气,更加刻苦读书。淳熙八年(1181),他携弟子到南康军拜访朱熹,携手同游落星湖。朱熹一语双关地询问陆九渊:“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陆九渊深受感动,答曰:“宇宙无穷,佳客无数,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彼此引为知己,坦诚相见,毫无芥蒂。

  观点虽异,主旨趋同;流派有别,而道归一。

  鹅湖之会,引发了此后千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学术繁荣。宋明时期,朱子理学和二陆心学都先后发扬光大,交相辉映,名噪海内。吕祖谦也与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的交流中汲取营养,提高、丰富了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深刻影响了“浙学”的发展。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吴光教授认为,“吕学”是浙学的重要源头之一。浙学诸子的思想倾向,“宗陆(王)而不悖于朱”,具有一种“和齐斟酌,折衷朱陆”的学术风格。各家各派在相互关系上并不是绝对排他、唯我独尊的,而是具有兼容并蓄、和齐同光的风格,从而体现了某种共同的文化精神——“浙学精神”。

  如今,鹅湖寺早已不见踪影,但从四贤祠到文宗书院,再到鹅湖书院,古圣相传、灵光不掩。鹅湖之会所开创的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启智润心的人文之光,千百年来熠熠生辉。

  千古雄辩声尤在耳,先贤之风万古长青。

  对于鹅湖之会,吕祖谦不是参与辩论的主角,但他始终保持客观的立场,不党同伐异,不立场先行,温润而不失坚定,柔软而不失力量,彰显出君子坦荡荡的大儒风范。

  吕祖谦在学术上体现的这种兼收并蓄、宽宏包容的精神,以及明理躬行、经世致用的思想,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乾、淳以后,浙学的学脉、学理都发生深刻变革,追溯源头之一正是吕祖谦开创的“吕学”。

  从江西信州到八婺大地,吕祖谦自成一座高山,巍然屹立。

  记者:陶峰松 朱文灏

  视频:何华挺

  编辑:雷蓉蓉

  二审:项玲慧

  三审:吴景阳

  终审:朱跃军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2024-09-18 09:54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2024-09-18 09:52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2024-09-18 09:34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4-09-14 09:43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2024-09-14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