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2个月增速杭州第一、在册市场经营主体增幅杭州第一……作为浙江首个省级新区,杭州钱塘正在展现一个制造大区的强势进位。
8月30日,钱塘区召开区委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动员全区上下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加快产业新城、一流新区建设步伐,努力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立潮头展雄风。
从围垦腹地到产业新城,自诞生以来,钱塘区便涌动着强烈的“改革基因”,一路奔跑的五年里,先行先试始终是其最鲜明的标识。去年以来,钱塘在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改革试点等方面,形成了《杭州钱塘新区条例》立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等29项标志性成果,许多破题在全国全省都具备开创意义。
今年上半年钱塘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高于全国、杭州市平均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连续12个月增速居杭州市第一,连续两个季度获全省投资“ 赛马” 激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在册市场主体增长16.6%,均位列杭州市第一。
从项目来看,感受更为直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50亿元的三花智控项目、20亿元的远大赛威信项目启动开工,5亿美元的优科豪马项目成为近十年来杭州引进的单体规模最大外商独资制造业项目。
大项目频频落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拿下“杭州第一”,钱塘区的吸引力在哪里?
用“精准服务”打动企业,是钱塘的秘诀之一。以三花智控项目为例,在项目落地前,钱塘区就成立了项目专班,主动了解项目需求,精选落地区块,共组队上门服务对接了20多次。
今年以来,钱塘区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大协调机制,形成“1+3”大协调架构,开展“治五未提五率”攻坚行动,联动商务、经信、住建、审批、统计等部门,开展从招引签约到落地投产全流程服务。同时,成立要素争取专班,联动财政、规资等部门抢抓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窗口,加强项目谋划储备。
在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的同时,钱塘区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去年,钱塘在全省率先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打造企服中心和产业服务驿站,“一站集成”政府、企业、社会150多家资源,提供280余项增值服务,累计服务企业超2万家(次)。
坐拥丰厚的人才资源,也是项目青睐钱塘区的原因之一。钱塘拥有全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近两年研发投入强度增幅领跑全市。上半年,钱塘制定实施“三支队伍”建设总体方案和六大专项行动计划,重塑出台“人才新政30条”,新引进落地高层次人才项目3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新增数位居全市第二,新增技能人才575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50%。
虽然经济社会运行稳中向好,但钱塘也面临着新的“成长烦恼” ,主要表现为科创和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还不够有力,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快,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仍有待提升。
如何补足短板,进一步提升吸引力,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于因改革而生的钱塘而言,答案不言而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钱塘区提出要“努力打造更多具有钱塘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产业上,要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上谋改革、求突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高效运行产业生态圈建设大协调机制,大力推动“车药芯化航”主导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高效运行招商引资统筹大协调机制,靶向招引一批链主旗舰型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全力抢占智能网联车、元宇宙、合成生物、核酸药物、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总部企业,推动百亿、50亿、10亿级企业总量再上新台阶。
创新和人才上,要在推进教科人深度贯通、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上谋改革、求突破。进一步放大环大学城创新圈乘数效应,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协同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迭代“浙子回归梦钱塘”工程,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选择钱塘、更多校友经济扎根钱塘;放大产教联合体聚变效应,以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放大“三支队伍”磁场效应,强化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系统谋划,以打造全省产才融合示范高地为目标,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现代化企业家队伍,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钱塘工匠、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改革开放上,要在促进开放提升、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上谋改革、求突破。继续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走向纵深,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有价值、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同时,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与跨境电商综试区叠加优势,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和数字贸易强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 通讯员 彭仲莉 姜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