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群众致富缺少门路,千方百计出点子;樱桃滞销急坏果农,通过党建联建架起桥梁;游客踏青少景点,群策群力开辟新景点……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下管镇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广袤农村呈现“万千气象”。
这些天,位于下管镇新庄村童郭岭上的栗树蕈培育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扑面而来。蜿蜒山路上,泊着一辆辆外地车辆;大棚内,附近的村民三五成群,参观“取经”。“镇干部出了个金点子,为我们致富打开一扇窗。”基地负责人徐力军说。
室外温度已达30度以上,偌大的连体大棚内气温依旧很低。一根根碗口粗的菌棒,整齐地排在土地上,一朵朵灰色的栗树蕈“破壳而出”……
徐力军是土生土长的下管人,在他记忆中,童郭岭两侧,漫山遍野生长着板栗树。秋天板栗成熟,一幅幅丰收的图景徐徐展开。如今,由于板栗价格一跌再跌,不仅家家户户出门打板栗的场景销声匿迹,而且板栗壳的处置成了一道难题。
“不妨培育人工栗树蕈。”镇人大主席吴坚阳向徐力军抛出了金点子。双方一拍即合,徐力军决定上马栗树蕈项目。在吴坚阳陪同下,徐力军驱车5个多小时,来到丽水市庆元县的栗树蕈基地考察,学习培育技术。
回来后,徐力军租下4亩山地,投入20万元,启动栗树蕈项目。首次培育获得成功,每公斤100元,供不应求。如今,在镇干部帮助下,徐力军采用“基地+农户”模式,着手打造栗树蕈共富工坊,带领千家万户踏上共富路。
“樱桃已下市一个多月,致富故事还在村里广为传唱。”下管镇洙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建强喜滋滋地说。
下管镇作为上虞区最大的覆卮山樱桃产区,是全省樱桃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2500亩。每年4月底樱桃成熟季,也是果农的烦恼季。由于樱桃采摘期短,加上受气候影响大,樱桃一成熟,“卖难”也随影而至。
镇干部闻“樱”而动,为樱桃销售牵线搭桥。“我们主抓两头,一头是与高校‘联姻’,不断引进优良新品种;另一头是党建引领,村企携手破解销售难题。”下管镇副镇长沈钧说。
今年4月,在下管镇樱桃节开摘仪式上,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延军向下管镇移交樱桃新品种。当天,下管镇9个行政村党组织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9家企业党组织签约,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其中,洙凤村党总支与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签约,村里为企业提供“精准菜单”:红樱桃销售和知青旅游线路。果农们兴奋地说,“解决樱桃卖难,镇干部为我们架起一座桥梁。”
今年春天,昔日冷冷清清的下管镇芦山村热闹起来了,一批又一批自驾游客蜂拥闯入这个小山村。“游客都是冲着岭上的野生映山红而来。”芦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军说,开辟这条“黄金线路”,镇干部功不可没。
芦山村位于下管镇西部山麓,因时常云雾缭绕,素有“云上芦山”的美名。从芦山村志家岭上的瞭望哨遗址出发,两边都是野生映山红,却藏在深山无人识。今年初,镇干部通过实地踏看,打造出一条徒步赏花新路线。同时,邀请当地媒体、摄影爱好者,对赏花线路进行推介,迅速蹿红。
大批游客的到来,还带动了高山樱桃、笋干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径。截至目前,共吸引5万余名游客打卡,带动村民增收30余万元。(通讯员 楼丽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