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去年,我们战队合作研究开发的山药系列产品,辐射带动了3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1月5日,在开化县“跨越山海·筑梦源头”县校战略合作比拼擂台赛上,由林山乡党委政府、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组成的“闪耀战队”展示了他们一年来校地合作的成果。
从摸不清产业方向到如今山药产业有声有色,林山乡闯出的独特共富路离不开两所院校的帮扶与指导。近年来,随着校地合作的不断推进,林山乡从山药种植延伸出一条产业链,逐渐形成了以山药种苗培育为主导、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精加工产品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品迭代升级、品质优化提升、推进市场化步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都在两所高校、院所专家的指导下一一解决。”林山乡党委书记吴海明说。
产业发展缺人才、缺项目、缺资金,是开化面临的难题。2022年,开化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创新实施县领导挂联高校、国企制度,30名县领导分别联系30所高校、39家国企,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密切双方交流,搭建合作平台,争取人才、项目等关键要素支持,挂联成效纳入县领导“工分+排名”考核。“通过实施县领导挂联机制,形成以上率下带头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干部主动联系高校、国企,撬动更多要素向开化集聚。”开化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方蕾介绍。目前,已有9家省属国企及在浙央企先后为开化提供项目、资金或信贷支持,同时,开化还与 7家省属国企及在浙央企签订8个合作协议,争取高校院所科技支持项目6项,引进高校青年博士6名。
合作全面铺开,工作重点突破。根据现有产业方向,开化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不仅将校地合作落到基层最小单元,还分别与两所高校院所共建开化县钱江源生态产业研究院、开化钱江源三农研究院,真正形成“研发在高校,转化在地方”合作模式。去年一年,浙农林、省农科院共有80名专家教授下沉一线,与开化合作开展项目超过50项,范围覆盖文旅、清水鱼、山药等方方面面,累计助农增收7.82亿元。
在开化,校地合作已然成为引才育才,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当天,开化还发布了“源头共富榜单”,浙农林、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上台“接”榜。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开化直面校地合作推进过程中部分存在的落实难、进度慢,产业不匹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面向15个乡镇和1家国企征集问题,共收到反馈问题18个,并将其划分为文旅、果蔬、茶等6大产业,最终形成“源头共富榜单”。“接”榜的高校、院所将在新一年的工作中,结合榜单与对应乡镇开展合作,帮助乡镇破解产业难题。“我们将聚焦需求,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开化县钱江源生态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蔡碧凡说。(报道组 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