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初秋时节,广袤无垠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初露金黄,处处是丰收的景象。“你们看,今年高标准农田种植的水稻,穗多且饱满,又是一年好收成。”看着丰收在望的水稻,秀洲区新塍镇种粮大户黄金林开心地说。
粮食安全是战略和应急物资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保障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潜力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秀洲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41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1.78%,完成粮食功能区调整优化16.04万亩,建成万亩方3个、千亩方6个。
同时,秀洲区不断壮大粮食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实现从插秧到收割的一体式操作,完善从烘干到加工的一条龙服务,让“田间连车间”,大幅提升土地产出效能。已建成育秧中心(基地)10家,粮食烘干中心23家,服务面积超35万亩,批次烘干能力达5159吨;累计创建农机服务中心4个,全程农机化服务覆盖面积 22万亩次以上,辐射带动全区26家农机服务主体和600余家规模种粮大户种好粮。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先进农业技术支撑,秀洲区近三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稳步增长,实现了农业效益和粮食安全的双丰收,为进一步做优做强地域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地区城乡融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典型经验。(通讯员赵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