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外“小青荷”亚运村里绽风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浙外“小青荷”亚运村里绽风采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9-15 13:29

  随着杭州亚运会临近,在亚运村内,1300余名浙江外国语学院“小青荷”和领队老师们悉心备战,沉着应对亚运村全要素演练和“赛时一天”综合演练等“模拟大考”,展现出有效率、有品质、有温度的志愿服务,为预开村站好每一个岗、每一班岗。

  代表团欢迎中心是运动员抵达亚运村的第一站,这让蒋芷莹感到既紧张又激动。以规范的迎宾仪态引导人员分流和维护现场秩序,是她赛时每天的“必修课”。“小细节彰显大文明,迎宾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更关注细节。特别是在面临人流量高峰时段时,更需要通过专业的服务展现出得体和高效。”蒋芷莹说,“引导分流时,最难的是与外国代表团的交流。”非外语专业出身的她,为了减少沟通障碍,日常除了强化英语口语练习外,还自学了日语和韩语。

金扬(第三排左一)与团队成员合影

  充满年轻活力的浙江外国语学院“小青荷”团队

  对于技术官员村竞赛服务中心物资与仓储岗的王嘉仪来说,每天做好技术官员制服的整理和清点是一项极其考验细心和耐心的工作。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不仅包括整理和清点,还需将不同尺码的服装精确地分发到技术官员手中。这就需要每个岗位都做到密切配合。

  “接驳车与公交环线接驳服务时间、公共自行车借用时间,站点播报要准时……”这些都是记录在金扬笔记中的工作注意事项,服务于媒体村交通物流领域的他,总会细心梳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反馈给用人方。“交通岗非常考验体力、方向感与语言话术,每次实景演练时,我们都会一遍遍地熟悉各点位之间的路线,仔细斟酌每一句话术,为的就是能更高效提供服务。”

  在亚运村,服务于竞赛领域的“小青荷”经常要面对外国代表团的赛事咨询。竞赛领域的志愿服务工作对外语需求非常大,‘小青荷’除了要练好口语,亚运相关的体育知识储备更是必不可少。前期我们组织‘小青荷’学习了体育英语,目前正组织阿拉伯语、韩语、日语、俄语等语种的‘小青荷’翻译竞赛咨询中的常用话术,希望‘小青荷’在赛前多熟悉相关用语,为正式服务做好充分准备。”领队教师刘陈稳介绍说。

刘陈稳(第一排左四)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出征仪式

  浙江外国语学院“小青荷”团队与领队教师们

  外语需求较大的交通物流领域对“小青荷”的外语口语能力和应变能力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化培训期间,领队教师陈彦铮组织“小青荷”分组开展实战情景模拟、口语对话训练等,强化交通指引工作中常用的问候语、各交通点位及方向方位等的准确表述。他还组织“小青荷”开展头脑风暴,对每次演练展开复盘和研讨,以“不放过一个细节”的工作态度,持续强化“小青荷”的业务能力。

  为确保“小青荷”良好的服务状态,志愿者领队教师和“小青荷”并肩作战。培训期间,戚钟辰老师认真学习、做笔记,带着“小青荷”复习培训内容,让骨干“小青荷”化身“小老师”,让他们体会从“学”到“教”的过程。王彭老师的“亚运恰好遇见你”心理团辅、“每日宣传”,周长喜老师的梦想规划活动等,都在努力帮助“小青荷”找到工作中的成长点,引领他们厚积薄发。

周长喜与“小青荷”在复盘一天的工作

  领队老师周长喜与“小青荷”在复盘一天的工作

  “小青荷”的每一份努力都被深深地收藏进领队老师的心中。“全要素演练时他们在雨中坚守岗位,休息时他们苦练外语和岗位技能,分发物资时他们忙得顾不上吃饭,他们还帮助村内接驳车司机提升英语水平……亚运村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周长喜老师说,“小青荷的成长,是热血逐梦的模样,也是青年担当的模样,跟他们在一起工作,我感觉自己也变得青春,充满了活力。”

  在亚运村,浙外“小青荷”的身影遍布NOC服务、语言服务等20余个业务领域。从今年6月起,浙外“小青荷”陆续入驻亚运村。和其他亚运场馆有所不同,亚运村的志愿服务周期长、服务对象多样、岗位分布广泛。这些都是对浙外“小青荷”的特殊考验。浙外“小青荷”正全力冲刺,期待他们在亚运赛会时呈现更多精彩。(通讯员张佩丽 姚祥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体育代表团成都世运会首金诞生!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