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早上8点,家住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崇文社区的李女士准时将2岁半的儿子送到小区门口的社区普惠托育园,然后就安心去上班了。作为典型的双职工家庭,孩子的养育成了李女士一家的心病。“这个家门口的托育园价格实惠、环境好,老师也很专业,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李女士说。
近年来,杭州市临平区聚焦民生需求,统筹布局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多样化、普惠型托育服务,着力打造具有临平辨识度的“小而美”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普惠托育护服务圈。
在临平,公办托育机构不在少数,均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不仅对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用人单位进行税费减免,对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的机构也进行房产、土地等方面税费免征、减征。以真金白银鼓励托育机构、用人单位开展服务,助力托育良性向前发展。”临平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临平区高位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将相关工作纳入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明确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到人。
建立完善动态统计监测机制,配备专职人员按月收集统计各镇街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建建设进度及新增情况。制定《婴幼儿照护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财政补助长效机制,推进对普惠托育机构、婴幼儿成长驿站等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补助,今年以来补助资金达600多万元。
东湖幼儿园临悦园区托育部是去年正式开展托幼一体化服务的公办机构,张先生的女儿已经入班大半年了。“托班就在家门口,接送很方便,也很放心。”张先生说,“普惠托育机构提供的服务很专业,不仅对家庭经济负担小,还能让孩子得到科学专业的照护。”
为推动托育机构快速、健康发展,临平区积极探索多元化普惠托育资源供给体系,通过打造公建、社会办、社区办、园区嵌入式等多形态办托“托育圈”,创新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普惠托育机构的“1+1”“临时托”模式、建设“131”服务网,为3岁以下婴幼儿及家庭提供专业、持续的服务指导,有效解决辖区托育资源紧张问题。
2023年,临平区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625个,其中普惠托位365个,提前并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任务;新增社区普惠托育机构5家。组建婴幼儿专业指导员分队11支,实现区内79家婴幼儿成长驿站服务指导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服务居民近3000人次。
“叶酸最少要吃到12周左右。这是婴幼儿保健手册,里面有不少关于如何照顾新生儿的科普,你可以看看。”怀孕不久的徐女士来到西大街社区义诊现场进行孕期咨询,在社区妇保医生细致的解说下,了解了不少孕产、育儿知识。
围绕“数智婚育、数智好孕、数智优育”三大板块,临平区打造“数智好孕”应用项目,实现婚孕前检查服务、孕产妇健康监测、儿童千天档案管理等核心业务“一站式”集成。此应用还被省卫健委列为首批基层创新储备项目。据统计,该应用上线后,辖区儿童入园(托)体检效率提升50%,实现幼儿入园体检最多“跑一次”。
与此同时,临平还成立区托育机构规范整治工作专班,联动指导各镇街对全区各托育从业机构开展全覆盖起底式排摸,落实督-查-改闭环。联合辖区卫生健康机构、托育机构,组织开展义诊、健康咨询、亲子活动;依托“健康临平”公众号及4家区属医院公众号,进行婴幼儿照护知识科普和政策宣传,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聚焦“一老一小”,关注民生所向。临平区将不断努力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更加专业化、普惠性的照护服务。今年,全区计划再新建8家社区普惠托育机构,实现镇街覆盖率100%;新建婴幼儿成长驿站30家,覆盖50%以上村(社区),全力打造15分钟普惠托育服务圈。(通讯员 周任婧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