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两天,一张三人的毕业合影照片,“火”遍了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的朋友圈。这张三人合影的C位,是浙农林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方髦髦。照片上的她拄着拐杖、捧着学士学位证书,脸上洋溢着幸福。她两边蹲着的是为她授予学位的老师,右边是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左边是校长沈希。
6月19日浙农林大举行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学校领导给全校所有毕业生,一个个有序地拨正流苏,挨个与所有毕业生合影。看到身残志坚的方髦髦走上主席台后,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起蹲下身子,为她拨正流苏、授予学位,并表达对自立自强的方髦髦由衷敬意和美好祝愿。同一批被授予学位的同学,也都一起蹲下身子与方髦髦共拍蹲着的合影……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一起为她顺利完成学业鼓掌祝福。
方髦髦是浙江开化人,生来就无法行走,自幼便体弱多病,当同龄人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只能在母亲的陪伴下在家中接受读书写字的启蒙。但是她身残志坚,学习刻苦,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考取了浙江农林大学,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由于身体原因,方髦髦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妈妈照顾。到浙农林大报到的时候,方髦髦是“带着”妈妈一起来上大学的。得知方髦髦的实际情况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门研究,决定给予特殊照顾:在寝室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母女安排了专门寝室。根据方髦髦妈妈的申请,学校后勤还招聘方髦髦妈妈从事后勤保洁工作,让母女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经济上维持正常学习生活开支。
在浙农林大学习期间,每天都是妈妈背着方髦髦到教室、回寝室。她所在的A区宿管阿姨们也特别照顾她,有时候妈妈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来接她,阿姨们不仅接送她去教室,还专门给她打饭。同学们也都乐于照顾她,经常主动搀扶她去另一个教室或者回寝室。
得知方髦髦文字基础好,学生通讯社招录她为成员,安排她参与微信编辑和视频剪辑工作。在老师指导下,她在通讯社里熟悉了新媒体编辑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也在和团队其他成员交流学习中,提升了新媒体运营的能力,积累了新媒体方面的经验。
根据方髦髦的实际情况,学校给她发放了奖助学金,疫情期间给她颁发特别补助,不断为她的成长创造条件: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推荐她到学校创业孵化园开展实习实践,鼓励她参加学校的各种竞赛活动,推荐她参加全省残疾人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决赛现场,方髦髦以《以今日之我,逐明日之梦》为题,讲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开展现场答辩。最终,她在一众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浙江省残疾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
在学校的关心关爱下,方髦髦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先后在学院“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朗诵与演讲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演讲比赛、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浙江省笔译大赛(英译汉本科组)等比赛中获奖,并先后获得学院科研创新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省康恩贝自强奖学金特等奖。
如今,方髦髦顺利完成了学业,与老家一家企业达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在大家的帮助和关心下,自己今后一定继续跨过更多的难关,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是通往幸福的凭证。
“身残志坚的方髦髦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而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竞赛,在实践锻炼中成长。她的身上,很好地诠释了学校‘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展现了励志、奋斗、自立、自强的青年形象,值得新时代大学生学习。”校党委书记朱斌说,学校不断强化“学生、学者、学友、学术、学校”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成长发展空间,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 通讯员 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