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泰顺左溪村亮相央视《向幸福出发》春节特别节目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浙江泰顺左溪村亮相央视《向幸福出发》春节特别节目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29 19:47

  1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幸福出发》春节特别节目“万家灯火幸福年”在综艺频道播出,温州市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幸福样板,登上了央视的大舞台。

  左溪村是一个少数民族集居村,地处偏远,且村民居住分散,经济发展滞后,过去,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2003年,泰顺以司前畲族镇为基础,启动“一镇带三乡”搬迁工程,左溪村便也开启了搬迁之路。为减轻村民经济负担,当地在用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劳动力就业、子女上学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搬迁群众支持,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致富之路。

  蓝学许出生于左溪村一个偏远自然村,也是当地第一批实现下山搬迁的村民。搬迁下山后,他开荒山种水果、养家禽办猪场……凭借山区群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很快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万元户”,改善了生活。当时,看着依旧贫穷落后的村庄,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蓝学许向村民宣讲政策、传授技术,带领村民寻找致富之路,并于2007年高票当选为左溪村党支部书记。

  在政策引导下,左溪村1100多人实现了下山搬迁,但杂物乱堆乱放,家禽散养等陈规陋习依然存在。看着与生态搬迁初衷背道而驰的不文明现象,蓝学许和村两委干部顶着压力做出了决定:借款十多万元,邀请专家为左溪村量身打造整体规划,制定“以乡村旅游兴村,促观光旅游富民”的发展目标,同时鼓励村民实施二次搬迁下山。

  随着生态搬迁政策推进,左溪村的发展也让更多周边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从山上搬下山来,左溪村人口也逐渐壮大至2300余人,成为目前浙江省畲族人口第一村,司前畲族镇的城镇化率也从最初的38%,提升到现在的85%。同时,作为泰顺最早实施村庄规划的村,获得了更多项目安排和资金扶持上的支持。2011起,先后得到近3000万元的项目资金,民族风情特色街外立面、畲乡小院、文化广场等工程也随之被提上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左溪村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观光休闲+民宿”的致富之路。村里成立民宿协会对以畲乡小院为主的民宿经济制定统一标准,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宣传和统一管理,民宿的年平均收入达20万元。同时,左溪村还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引入猕猴桃、樱桃等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自助采摘,既带动了村里农家乐的兴起,也带旺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让村民真正吃上“旅游饭”。左溪村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兴村、效益农业强村、文明事业美村”的富村之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幸福“最美畲村”。2022年,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3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余元。

  左溪村的发展变迁是泰顺共富大搬迁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地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样板的典型案例。

  2010年以来,温州泰顺县实施“无区域生态移民工程”,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在县城或中心镇规划区内统规统建,推进“无区域生态移民区”项目建设,打破全县行政区域限制,各乡镇群众可以按照意愿选择安置点,可以搬到就近乡镇,也可以搬到县城。

  据悉,2017年至2020年,泰顺县实施“生态大搬迁”工程。全面统筹下山脱贫、生态移民、危旧房改造、大拆大整、灾后重建等系列政策,采取各乡镇新农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业主,下山脱贫、除险安居、生态保护、山区城镇化、基层治理有机统一,搭建无区域生态移民区、抗震安居小区、异地避灾小区等“三个1.5万”生态大搬迁平台,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已经建成安置小区59个,把搬迁的对象从原来的下山脱贫扩展到“八张清单”对象全面搬迁。

  截至目前,泰顺县完成整体自然村搬迁384个,安置居民35767户超10万多人,县城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8.7%提高到2020年的78.3%。同时,通过就业帮扶、“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土地流转+就地就业”等模式,帮助村民增加收入。2021年泰顺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789元。如今,生态大搬迁已经成为泰顺共富路上的致富法宝。(光明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习、记者陆健)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中国|美丽的河套灌区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并重塑着农业新格局。
2025-05-29 08:51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25-05-29 08:50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可以在生物体内发生,但又和正常生物过程互不干扰的化学反应。
2025-05-29 08:48
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2025-05-29 08:47
研究发现,温室内的湿度变化首先为病原菌孢子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025-05-29 08:21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不再佩戴笨重面罩入睡,这对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来说,可能即将梦想成真。
2025-05-28 09:3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消息称,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确的关机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主动干预其自动关机机制。
2025-05-28 09:24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团队研发了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ATMS),实现了对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有望为优化空气污染控制策略和公众健康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2025-05-28 09:24
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食科研人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研发系列粮食仓储技术成果,在粮食仓储领域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2025-05-28 09:19
数据显示,地球陆地上可开采锂资源仅约2200万吨,海水中却蕴藏2300亿吨锂。然而,高效、绿色的海水提锂技术被视作科研界难啃的“硬骨头”。
2025-05-28 09:1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