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青年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吸引青年才俊留在城市就业、发展,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浙江省瓯海区给出了自己的解题答案。近年来,瓯海区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大力实施“瓯青工匠”培育工程,截至9月底,新增35周岁以下中级工以上青年技能人才1345人,完成率122.2%。越来越多的青年技能人才选择留在当地,为瓯海制造业转型升级、成长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配好入职钥匙 毕业生就业的选择面越来越宽
近年来,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许多院校学生的标配。
“今年我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动物检疫检验员培训,不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大增加我们在岗位竞争上的优势,对于我们的就业可谓是益处颇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吕艳民说,目前其已顺利入职泽雅桢尔家禽养殖。据介绍,瓯海区通过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瓯海职业中专等在瓯院校深度合作,紧紧抓牢学生毕业季择业季的黄金时期,大力开展瓯海优势产业、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产业的关联技能培训,增强了毕业生择业的底气,让更多毕业生有更好的职业起点。”今年已累计组织应届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2964人次。
在培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注重与瓯海产业发展与匹配,推动“以技促业、以技留人”有效落地,比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今年在瓯海落地,对服装、鞋类等瓯海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创新“2年本部学训+1年入驻企业研训”的“2+1”办学模式,真正让大学生“走出课堂、扎进厂房”。
畅通职业通道 技能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温州佳韵服饰有限公司是瓯海区首轮备案的技能等级认定企业。“近两年来,企业已开展服装制版师、缝纫工等工种技能等级的认定,为企业在培养了大量青年技能人才,并实现技术传承。公司对取得相应技能等级的职工在薪酬上予以晋档,初级工保底3000元,中级工保底4000元,高级工保底4500元等,今年已有329名青年职工因学技能取得证书提升自己的工资水平,实现等级待遇双提升。”温州佳韵服饰有限公司张寂荧经理介绍。近年来,瓯海区持续扩大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覆盖面,今年新增东经科技、金达眼镜等备案企业13家,累计备案企业共54家,实现该区眼镜、服装等八大传统支柱企业行业的全覆盖。在已开展的42期企业培训中,共认定青年技能人才2154人。
眼镜产业是瓯海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但区人社部门在调研中发现,眼镜企业和员工普遍反映,眼镜生产制作类国家职业工种空白,导致技能人才晋级发展通道存在“堵点”,限制了从业人员队伍培育,不利于眼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瓯海区人社部门积极联合浙江工贸学院,在市人力社保局的指导下积极向上申报。今年9月26日,“眼镜架制作工”成功入选人社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成为温州首个自主成功申报入选“大典”的新职业,约有6万眼镜制造行业从业人员有望从新政中受益。
强技能促就业 让更多青年工匠留瓯就业创业
学习掌握扎实的技能,正在赋予青年人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创业方向。瓯海华商技能培训学校背靠眼镜小镇打造“1+2+N”一站式服务,即培育一位眼镜师,掌握眼镜验光、眼镜定配两种职业技能,由机构对接眼镜小镇内N家眼镜工厂助其开店创业。台州青年学员赵健,在眼镜厂上班接触眼镜行业后,通过华商的一站式培训,顺利在瓯海区眼镜小镇里创办了“小怪兽”眼镜店。他说:“我通过学习技能成功创业,不到半年就回本了。”
瓯海区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秋辉介绍:“为降低瓯青工匠创业门槛,构建青年人才发展一流生态,区级层面出台了‘1+5+16’人才产业政策、促进人口集聚28条举措等重磅政策,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享受优待和便利。”同时,瓯海以大学生创客营为依托,推出了“人才一件事”十大场景,对入选的项目提供包括政策扶持、资金筹措、平台搭建、环境打造在内的全方位支持,让青年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今年以来,瓯海已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场租补贴等创新创业补助3941.35万元。
作者:廖海网,瓯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