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富工坊”来助力,浙江龙游溪口镇建设品质乡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共富工坊”来助力,浙江龙游溪口镇建设品质乡村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03 14:40

  如何把故乡带在身边?“青创客”姜鹏2018年返回故乡浙江省龙游县溪口镇,创办共富工坊“一盒故乡”,打包故乡的味道,也为故乡业态注入更多活力。

  溪口老街 吴永祥 摄

  溪口镇位于灵山江畔,是一座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古镇。“灵山豆腐庙下酒,铜钿银子出溪口”的俚语蕴藏着千年古城、百年商帮的历史。

  如今,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溪口老街一期以“龙游美食”为主题,豆腐丸子、千层糕、饭粿、芋头粽子、清明粿……各色美食让游客体验到溪口味道。线上商城的搭建承载了游子的乡愁,也为他们打包一份家乡记忆。

  当地手工艺人进行竹制品编织

  坐落在浙西大竹海之间,龙游县素有“浙西竹库”之称,姜鹏的童年记忆是与绿竹分不开的。随着工业发展,塑料制品逐渐替代了竹编制品,很多老手艺人逐渐退出了竹编行业。“民间艺术的式微很可惜。”姜鹏当时对竹工艺有着担忧。

  返乡后的姜鹏走访龙游各个乡村,寻找当地的手艺人学习竹编,并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加入竹具编织工作。13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做竹编的徐明光,便是姜鹏多方寻觅的竹编师傅之一。

  溪口老街“一盒故乡”馆内

  “竹制品几乎被淘汰,篾匠行业逐渐衰落。几年前我已经转行去当司机。” 徐明光说,“能从事自小便热爱的事业很开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竹工艺品,我还带了三四个徒弟呢。”

  通过修缮改造原本闲置、破旧的黄氏民居、文荟堂和老邮局,“一盒故乡”共富工坊占地面积1500平方,“线上+线下”展销的竹制品有500多种。目前,团队从最初的一人扩大到26人,2021年,团队销售额达到1200多万元,已帮助180多户老街居民就业,每年户均增收1.5万元左右。

  目前,通过创办“大师工作室”,以“大师支撑导师、导师引导工匠、工匠带动农民”的模式,培养了13名创客工匠,带动了41名原竹编厂的老手工艺人,惠及农户1240余人。“希望这些传统手工艺品能走出去、流传下去,带动更多的老街居民增收,也欢迎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共建共享,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姜鹏说。

  原黄铁矿区的瓷米文创馆

  “年轻感”是溪口古镇当下的独特气质。在20世纪80年代享有盛名的溪口黄铁矿区因综合性生活艺术空间的打造而重获新生。吴琴芬在辗转上海、杭州多年后,带着陶瓷文化回到家乡。

  她在黄铁矿区的工作室名为“瓷米”,意为以“瓷”换“米”,在满足个人和工作室艺术志趣的同时,希望以作品养活工作室、带动一方人。

  在瓷米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当地元素:溪口IP竹宝、笋宝,龙游IP小龙人,“竹”元素也融入在耳环、手链等产品中,龙游石窟的壁画也被搬进茶杯和丝巾……“今天的创新,或许就会成为明天的传统。”吴琴芬说。传统与现代结合,是她追求艺术的理念。

  溪口未来乡村

  未来乡村学院、共享民俗、新溪小区等生活场景的建设;智慧路灯、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便民服务的保障;对村(居)民、商户、企业等不同主体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各种措施让溪口镇的活力集中迸发,品质不断提升。“我们希望能够积聚青年、服务青年、成就青年。”溪口镇镇长沃海涛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习 记者 陆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