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杭州萧山:“新型教与学”拓宽“智慧”空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杭州萧山:“新型教与学”拓宽“智慧”空间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13 18:19

  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来,杭州市萧山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变革和教育生态重构,打造区域教育新生态和教学改革新模式。

  2020年,萧山区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2021年,入选浙江省大数据精准教与学实验区,将大数据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2年,萧山区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打开更宽广的“智慧”空间。

  数据赋能打造精准教学全域范式

  在萧山中学物理课上,鲍成章老师让学生通过智慧课堂平板上传分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大屏同屏后全班共同点评、讲解;随后发布了一道随堂检测题,快速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材施教就是要精准测量、精准施教、准确评价,这都离不开充分的过程性数据采集。”鲍成章说。

  数据让教学更加精准,这一点同样被萧山中学的老师们应用到了音乐、体育等学科。操场上,学生们的运动数据实时传送到教师手中的平板上,老师们可以及时查看、精准评价,也可以逐步构建专属的体质健康档案,帮助学生综合发展。

萧山中学智慧课堂

  萧山中学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

  不仅是课堂教学,周频和月度的教学质量检测,也能借助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进行试题切割、答题卡制作、智能批改。教师、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情数据的获得都更加高效、详细,系统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动生成个性化错题。

  近期,萧山区又开启了学生精准化作业系统项目的建设,推动基于大数据的作业改进模式研究,应用覆盖50所学校,创新探索“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实现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

  AI创客探索创新教育新样态

  2022年9月,萧山区被评为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并同时被评为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同时获得两项试点认可的,萧山区是浙江省唯一。

  对于AI创客教育,萧山区可谓是“起得早、赶得巧”,从最初的编程实验室,到物联网实验室,再到现在具有统一平台的人工智能教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2022年全区已建成了30所省级标准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和77间新型科创教学空间,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校际研究工作室和区域研究工作室。从而进一步提升萧山区创新教育水平,推动创新课程的改革。”萧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黄小龙说。

微信图片_20221011162301_副本

  AI创客教学

  在萧山区崇化小学,每学期面向所有学生开展一次人工智能普及课;在全国人工智能实验校——萧山区红垦学校内,孩子们可以亲密接触智能机器人,体验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为了培养一支专业化人工智能师资队伍,萧山区教育局引入了人工智能师资培训精品课程,组织分层分类培训、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校长、教研员和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云课堂打开教育共富数字空间

  优质资源互联共享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路径。现在,萧山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教师们获取备授课资源的重要渠道。这里融通了浙江省平台的丰富资源,同时建设了区级资源中心,包括萧山微课云集、之江汇省级资源、之江汇区级资源等多个模块。

资源中心_副本

  萧山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资源中心

  根据规划,依托萧山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萧山区接下来要构建一万名老师共创录制打磨、年建设量2.5万节、十万学生受益学习的良好生态圈。多场景的线上学习平台和共享资源,推动区域课堂教学协同创新发展,让萧山区在优质均衡和教育共富的探索之路上,更进一步。

  始建于2019年的萧山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目前正在进入2.0阶段——打通省市区多级数据源,建设萧山教育大数据仓,并对数据进行治理和分析,输出可视化的展示。

  目前,萧山区基于平台已经形成区域信息化数据资产380余万份,覆盖380多所学校、20多万师生。“经过分析后呈现的内容既包括区域的整体概况,也有学校、教师、学生等分主题的核心信息,整体形成萧山的智慧教育运行全景图,支撑科学决策调度。”萧山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吴金炉说。

  萧山区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

  “我们在重点拓展萧山区智慧教育大数据项目的‘1+4+N’架构体系,即一个‘萧山区教育超脑’,打造支撑教育数字化改革的4大中枢,建设N大场景的业务应用。要跑出数据应用的加速度。”吴金炉说。

  在2021年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中,萧山区获得了基础性发展指标、顶层规划、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等四方面全省第一的成绩,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通讯员 蔡欣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都老茶馆档案里的时代与家国

  • 共融共享共发展——多彩贵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21年1月,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2024-05-10 09:33
(记者宋晨)5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智慧天网一号01星作为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包含技术验证A星与配试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2024-05-10 09:33
近日,该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了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的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024-05-10 06:40
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方式,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2024-05-10 06:40
在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大展拳脚、加速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力量。
2024-05-10 06:40
大食物观要求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统筹各类食物资源,协调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让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2024-05-10 06:40
为更大规模的国产光电集成芯片和移动终端射频滤波器芯片的发展奠定了核心材料基础。
2024-05-09 09:03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看,许多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后,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快速增加,低成本竞争力逐渐衰弱。
2024-05-09 05:50
日前,文昌航天发射场(以下简称“文昌发射场”),再一次令世人瞩目。站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航天热土上,凝望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奔月的壮美轨迹,人们挥舞国旗、高声呐喊,满眼皆是对星辰大海的美好向往。
2024-05-09 05:40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南繁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和种业振兴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为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重要部署,今年发布的《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
2024-05-09 05:30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的核心环节。围绕种业振兴和产业发展所需,崖州湾科技城用好用足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全力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
2024-05-09 05:30
制作“数字人”时,仍需谨慎应对社会伦理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AI技术的滥用所带来的犯罪问题。
2024-05-08 16:52
图像识别、智能助手、虚拟人、文生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人们进一步向智能时代迈进。该系统可以为“3D+AI”研究提供真实、精细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解决目前该研究领域高精度三维数据不足的问题,为AI模型生成更高质量的视频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支撑。
2024-05-08 10:38
外科医生近日将一个大鼠胚胎的肾脏组织移植到另一个大鼠胚胎中。在出生前移植一个器官,可以使其和胚胎一起生长发育,这样器官在胚胎出生时就能发挥作用,并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2024-05-08 10:37
近日,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袁为民安排他担任“项目经理”,任务是完成2022年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的“力箭一号”火箭发射的“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试验。
2024-05-08 10:35
目前,提高铝合金耐热性能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升析出相的热稳定性;二是引入高稳定性的陶瓷相纳米颗粒。为此,何春年团队提出并通过“界面置换”分散策略,制备了5纳米级氧化物弥散强化铝合金。
2024-05-08 10:30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发现线粒体可使用细胞质标准密码翻译第14个功能蛋白,打破了传统观点认为的线粒体基因只翻译13个蛋白的定律。教科书上写明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其中13个编码信使核糖核酸翻译为蛋白质、22个编码转运核糖核酸、2个编码核糖体核糖核酸。
2024-05-08 10:28
如果未来人类想在火星上生活,可能需在驻地种植作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在同一地块只种植一种作物的单作相比,间作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但胡萝卜产量却明显降低,豌豆的产量则没有太大不同。
2024-05-07 10:08
乌鸦、黑猩猩、大象和其他许多鸟类与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该宣言指出,对于可能有意识体验的动物而言,人类在影响它们的决策中忽视这种可能性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024-05-07 10:07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近日报道指出,为让人工智能(AI)发挥其变革潜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福祉,人类必须确保它可持续地发展。这一愿景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随着算力和性能的不断提升,能耗也在快速增长。
2024-05-07 10: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