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正式交接启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正式交接启用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8-29 21:50

  8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交接启用仪式在杭州市临平校区举行。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从临平区区长施华淼手中接过“钥匙”,双方正式就临平校区进行交接,这标志着临平区与浙江理工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成果正式落地,临平区首所大学即将扬帆起航。

  “5,4,3,2,1!”伴随着倒计时声,相关领导共同为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揭幕。从西子湖畔,到钱塘江边,再到大运河旁,浙江理工大学正阔步迈入多校区办学的新时代。浙江省、临平区相关领导,参建方代表,以及浙江理工大学校友代表、师生员工代表一同来到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位于临平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康泰路8号,总用地面积约517.114亩,共新建22个主要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0.0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48亿元。

  2017年4月7日,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获省政府批复,依托双方共有的资源,携手打造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成就了一段校地合作的佳话。自2019年底开工建设起,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在临平区委区政府的呵护与滋养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启用仪式现场,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锋民表示,这不但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也必将以浓墨重彩的一笔载入校地合作发展史册。在临平这块青春热土上诞生的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致力于打造高层次时尚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时尚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基地、高效能时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品质时尚教育国际合作基地、高端化国际时尚发布展示中心,与属地的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发扬百年办学传统,坚持“融入临平、立足杭州、服务浙江、辐射全国、影响世界”,奋力将临平校区打造成为青春靓丽风景线、时尚人才蓄水池、临平发展新地标。

  仪式现场,还进行了“浙江丝绸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临平研究院”的揭牌仪式,临平区与浙江理工大学“临理一家五共协同”校地合作的签约协议。

  临平是浙江省最年轻的区,是杭城接沪的要地、智能制造的高地、数字时尚的胜地、底蕴深厚的宝地,与浙江理工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高度契合。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从本部迁入服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等5个学院,师生总人数约8000人。

  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的建设贯穿“人本、绿色、智慧、人文、时尚”的设计理念,打造效率优先的“5分钟活力生活圈”,形成“社会育人、环境育人”的时尚空间氛围。校园建筑以“舞动的丝带”为灵感,白色的主色调点缀活泼的橙色线条,搭配凌空湖面的云锦环、古色古香的蚕学馆和五彩斑斓的时尚步行带,尽显时尚、现代、典雅的简洁风格。

  该校区将紧紧围绕临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资源禀赋,围绕“育人才、强科研、重创新”,为高质高效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随着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的启用,双方今后将聚焦“党建共建”“文化共融”“教育共美”“人才共育”“产业共富”五大方面,统筹资源、靶向发力,共同书写校地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通讯员张若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