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和关爱融入企业发展始终,积极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打造企业与职工的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以人为本,重视与尊重人的发展
把人作为最宝贵的资源,重视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养,提高职工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协调一致,这是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大体现,也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2021年,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的37名青年职工,组成8个团队,承担起了关系浙江分公司改革发展的八个重大课题研究。通过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完成八篇高质量调研报告,4场精彩的调研成果分享会让全辖区干部职工认识了他们,多条富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举措被纳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为青年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青年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后备人才,拓宽了思路,更让职工个人全面与企业改革发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青年骨干利用“团队学习法”对企业重大课题开展研讨
在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每一位新进员工都明确有一名导师手把手地传帮带。在中央储备粮嘉兴直属库,有着20多年保管工作经验的老师傅杨金根依然每天坚持开展储粮现场实务教学,帮助年轻职工提高粮食保管技能、丰富工作经验。嘉兴直属库几乎每位新入职的保管员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在杨师傅的教授下,2021年新进粮库的大学生朱峰,如今已快速成长,并能够独当一面。
在竭力服务好青年职工成长成才的同时,为适应各年龄段职工发展的需要,公司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大力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考试,考取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可在获得相关证书后实报实销。
中央储备粮衢州直属库的退伍军人苏良赐,1999年进入粮库后,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不仅考取了粮食保管职业技能五级资格等证书,还凭借在粮食保管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获评衢州市劳动模范。即将退休的他,如今依然坚守着自己负责的粮仓,守护着自己保管的粮食。
中央储备衢州直属库粮食保管员苏良赐(中)
搭建平台,让职工的才干充分发挥
粮库工作地点大多远离城市,不仅偏远,环境也较为艰苦,如何吸引人、留住人是一个难题。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坚持用心用情,积极搭建职工发挥才能的平台,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党员创新工作室”等人才培养机制,引导职工在企业扎根立业、实现理想。20多年来,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经过努力和培养,走上了管理岗位,担起了重任。
中央储备舟山直属库黄金根
2003年,郑州工程学院粮食储藏专业毕业的黄金根一路南下来到中央储备粮舟山直属库。近20年时间里,黄金根扎根海岛潜心研究沿海高温高湿地区的粮食储藏技术,先后牵头开展十多个储粮科学试验项目,大量研究成果在基层粮库工作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形成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20年里,从仓储保管员、防化员、监管员、业务科副科长到仓储科科长,黄金根以扎实的能力和钻研的精神一路成长。央视一套《瞬间中国》栏目《端牢中国饭碗》报道组,拍摄了他《扎根海岛的“豆官”》先进事迹,并入选“第五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
中央储备舟山直属库王文广
跟黄金根有同样经历的还有王文广。2001年加入中央储备粮玉环直属库,多年来,他充分利用所学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知识,对粮食仓储设施设备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2014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研发“仓储智能化集中控制平台”,将粮食保管工作从人工操作转变为智能化控制,大大提高了保管工作效率和粮库智能化建设水平,荣获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
像黄金根、王文广这样的职工,在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还有很多,他们正不断从基层人才培养平台中脱颖而出,通过知识和劳动获得回报,实现人生价值。
倾情关爱,职工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0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河南籍职工王小花进入中央储备粮舟山直属库。粮库不仅精心准备了职工宿舍,还帮助她争取到了舟山当地900元/月的人才补贴及入住人才公寓的政策。在舟山库,同小花一样享受人才政策还有7人。
一直以来,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始终坚持关爱、体贴的理念,当好职工的“娘家人”,以温馨的氛围团结凝聚职工,让职工拥有幸福感与获得感。近三年,分公司累计帮助青年职工申请人才补贴、落户、住房补贴、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21人次;帮助困难职工26人次,发放困难补助金7万余元。通过举办班组讲堂、家访慰问、对困难员工开展志愿帮扶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身边同事在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传递组织的关怀。
依法保障职工权益是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也是对职工最根本的关爱。在为职工依法缴纳“五险一金”基础上,还设立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互助等,力求从劳动关系的各个环节为职工想得更周全、保障更到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三项制度”改革、“三能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公司注重企业职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思维转变,重新建立薪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为价值导向,实行全员业绩考核,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强化正向激励,打破“铁饭碗”“大锅饭”,不断健全“内部公平、外部公平、自我公平”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好激励职工担当作为,让努力的人获得更多的尊重与回报,让每一名职工在守住管好“大国粮仓”中奉献自我,在奉献中实践“为国储粮、储粮报国”使命和职责。
粮库工作没有那么多光鲜靓丽,有的只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对于职工而言,精神上的关爱更多来自对劳动的认可与尊重。2020年以来,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连续三年在中国蓝新闻客户端、钱江晚报等主流媒体开展“守粮人的故事”“了不起的守粮人”“最美守粮人”主题宣传,近60位一线职工的先进事迹和自己与粮食的故事得到宣传报道,从细微之处向社会传递了温情,展示了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中储粮精神得到了大力宣扬,广大职工在受到社会尊重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职业荣誉感与使命感。“守粮人”系列两度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国企好新闻”。(光明网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