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导演山佳弘:在纪录片里追逐光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导演山佳弘:在纪录片里追逐光影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5-10 11:39

  近日山佳弘执导的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在2022年第55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评选中,荣获了纪录片雷米奖。

  这位95后新锐导演、摄影师,游走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游弋在世界的各种舞台,亦如他无数次在国内外获奖的作品一样——无问东西,横跨中外,穿越古今,辽阔无界。

  01

  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已在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多个电影节中获奖,其中包括了圣佩德罗国际电影节,环球国际电影节等国际重量级奖项。

  《追龙的扎西顿珠》是一部与西藏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以一位名叫扎西顿珠的藏族男孩为主线,记录了男孩的藏戏追梦之旅——一个纯粹,简单,却不平凡的故事,展现了现代潮流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呈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一位少年,一个藏戏团——现实而超脱世俗的追梦之旅。

  起初,山佳弘扛起相机从西子湖畔出发的时候,本来是去跟踪一位藏戏专家的,不料却被身边做藏语翻译的小演员扎西顿珠所吸引。于是山佳弘临时改变主意:将镜头对准这位17岁少年。

  古老藏戏,年轻剧团,17岁少年,25岁导演,如此碰撞——

  这部“最纯粹”的纪录片,除了简洁自然的画幅,更令人震撼和触动的是一位17岁少年追梦的身后,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为世界文化遗产——藏戏的传承和光大而共同追梦的人。

  在山佳弘的镜头里,西藏同时也是一个包容的地方,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现代文明和古老习俗互不冲撞。一方心灵净土,让人热泪盈眶。

  当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一帧一帧地隐现,你绝对会为山佳弘镜头里的人和事点赞。他们集梦幻与现实于一身的追龙之路,告诉了我们有关藏戏、生命和信仰的崇高。

  讲述故事,山佳弘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眼睛和记忆,他用镜头诠释《追龙的扎西顿珠》就是因为敬畏自然的力量。

  历史与人性是两条长河,真正的记录者能同时趟过。

  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告诉世人:比起服从,坚守更重要。比起日子,信仰更重要。

  也许,这就是山佳弘和扎西顿珠当代年轻人的人生哲思。

  02

  这个时代,其实人们越来越缺乏耐心了。

  纪录片在功利的现实面前,显得渺小,轻如鸿毛。但总有人视它为月光。

  这是山佳弘的个人标签:纪录片、电影导演、摄制;舞台艺术策划、创意;对外文化传播;

  ——《天籁之 》荣获多伦多国际纪录 电影节,好莱坞电影 奖等专业电影节奖;

  ——《面魂》荣获2019 DOC NYC 纽约纪 录 电影节(奥斯卡资格赛)官方展映;

  ——《追龙的扎西顿珠》荣获第55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纪录 单元雷 奖,美国纪录和动画电影节(奥斯卡资格赛),洛杉矶圣佩德罗国际电影节,环球(柏林)国际电影节等20余项专业电影节奖;

  …………

  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山佳弘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进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附中毕业后,山佳弘进英国伦敦艺术 学舞台戏剧设计专业学习。在校期间,曾多次参与伦敦西区各剧院的舞美设计实践。

  带着 时对影视艺术的梦想,山佳弘又考 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纪录专业攻读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从学习造型艺术到参与创作实践,成为他极其重要的学习途径。

  山海苍茫,人性柔软人心。漫漫长路,山佳弘在光影的幻梦里认识了前所未见的真实世界——这或许是山佳弘拍摄纪录片最纯粹的打开方式。

  一次次行走,一次次实践、一次次论证,不仅开拓了山佳弘对视觉艺术观察的视野,而且充分打开了新的想象 。

  这期间,结合学校布置的艺术实践作业,山佳弘拍摄了多部纪录片及微电影,在世界多个国家展映并获得了多方面的奖项,累积了比较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

  也许,这就是山佳弘心中怀揣的艺术梦想,一部部用真挚情感拍摄的纪录片,在不知不觉中遇见了许多陌生又熟悉的面孔。

  ——《面魂》是山佳弘在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纪录专业攻读研究生时的作品。该记录拍摄了一位每年都受邀到美国纽约大都会表演的阿好哥——一位在唐人街拥有6家面馆的华人老板。山佳弘纪录片叙述方式最多的,是生活中的极苦和极甜——这苦与甜的比照中,观众看到了过去生活那种很圆满的自给自足的状态,不仅为阿好哥的坚韧和乐观鼓掌,也为那一辈人、这一家人共有的勤劳和情义流泪。

  这碗面,就是中国人饮食观最好的表达方式。它隐藏在街巷,酝酿在家中,蒸腾在路上,植根于生活。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气的“面子”,更是源自华夏文明的味道精髓。

  这碗面,山佳弘说非常值得记录。从谷物到面粉,从食材到食物,这条充满智慧的创造之路,中国人岂止走了千年。

  不可想像,这位脚踏异国土地,肩扛大炮摄影器材,吃着汉堡的中国学子,用真实的纪录方式告诉自己:

  人们总执着于探索,生活对我们的苛 刻 ,往往过了半生才发现,原来最想做的事情,就在身边。

  03

  学会一个人走,不管有没有人陪——山佳弘常常停下来打量他在世界各个角落里的人们。

  除了导演和拍摄纪录片,从杭州G20国际峰会开幕式,到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导演山佳弘的得心应手,或许都源于他从英国伦敦艺术学舞台戏剧设计专业学习,到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纪录 专业攻读研究生打下的坚实基础。

  没有一个经历会白费。对山佳弘而言,每一束光影的折射,都仿佛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

  也许,正是因为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与跨界,才让山佳弘的艺术潜能从舞台美术设计、纪录片导演,摄影剪辑等具有更多样式的元素呈现。

  作为导演,山佳弘镜头下的人物,始终在阳光下前进。他营造的丰富世界,永远保有一丝光亮,用来引燃内心的阴影。

  《记忆商人》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微电影。故事围绕一位在一家游戏设计公司工作的中年男人展开。由于这家公司充满了年轻的工作者,男主麦克面临了被边缘化以及裁员的危机。麦克在一次深夜加班的时候,看见了一张写有“出售记忆,换取你想要物品”的海报。麦克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到了这家商店。

  因为面临裁员危机,麦克在和两位小女孩店主交谈之后,选择贩卖了自己婴儿时期的记忆。在这一次的成功之后,麦克的欲望随之加重,他一步步出售了自己青年、中年时期的记忆,以换取更好的生活。为此麦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也许,正是因为心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眷恋,山佳弘才会相信他为大英博物馆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寻找中国》非常值得。

  中国从哪里来?如何走到今天?祖先在缔造国家的同时,如何塑造了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

  文物,是最好的见证。

  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珍藏着数万件中国文物,作为全球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内藏丰富的中国文物精品。“我拍摄这部作品,敦促人回望祖国的丰厚遗产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寻找中国》的叙述中,观众们看到一个不曾见过,却又一直在你我身边的人和物。

  历史中国是现代中国的源头,追寻历史中国的美。因此我们在《寻找中国》里看到了中国文物的精美 ……历史中国的演进,就是中国文明的发展;中国文明的发展,就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 与 不变

  时光,飞逝又来,山佳弘用了近10年的光景完成了在国外的求学经历——跨越千山万水,不只需要勇气,还要一身本事。提及眼下,导演山佳弘并未详谈太多细节,只是表达了会坚持自己的初心: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全球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初心,就是不忘来时的路!

  (作者:刘 慧)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