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山佳弘执导的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在2022年第55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评选中,荣获了纪录片雷米奖。
这位95后新锐导演、摄影师,游走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游弋在世界的各种舞台,亦如他无数次在国内外获奖的作品一样——无问东西,横跨中外,穿越古今,辽阔无界。
01
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已在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多个电影节中获奖,其中包括了圣佩德罗国际电影节,环球国际电影节等国际重量级奖项。
《追龙的扎西顿珠》是一部与西藏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以一位名叫扎西顿珠的藏族男孩为主线,记录了男孩的藏戏追梦之旅——一个纯粹,简单,却不平凡的故事,展现了现代潮流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呈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一位少年,一个藏戏团——现实而超脱世俗的追梦之旅。
起初,山佳弘扛起相机从西子湖畔出发的时候,本来是去跟踪一位藏戏专家的,不料却被身边做藏语翻译的小演员扎西顿珠所吸引。于是山佳弘临时改变主意:将镜头对准这位17岁少年。
古老藏戏,年轻剧团,17岁少年,25岁导演,如此碰撞——
这部“最纯粹”的纪录片,除了简洁自然的画幅,更令人震撼和触动的是一位17岁少年追梦的身后,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为世界文化遗产——藏戏的传承和光大而共同追梦的人。
在山佳弘的镜头里,西藏同时也是一个包容的地方,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现代文明和古老习俗互不冲撞。一方心灵净土,让人热泪盈眶。
当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一帧一帧地隐现,你绝对会为山佳弘镜头里的人和事点赞。他们集梦幻与现实于一身的追龙之路,告诉了我们有关藏戏、生命和信仰的崇高。
讲述故事,山佳弘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眼睛和记忆,他用镜头诠释《追龙的扎西顿珠》就是因为敬畏自然的力量。
历史与人性是两条长河,真正的记录者能同时趟过。
纪录片《追龙的扎西顿珠》告诉世人:比起服从,坚守更重要。比起日子,信仰更重要。
也许,这就是山佳弘和扎西顿珠当代年轻人的人生哲思。
02
这个时代,其实人们越来越缺乏耐心了。
纪录片在功利的现实面前,显得渺小,轻如鸿毛。但总有人视它为月光。
这是山佳弘的个人标签:纪录片、电影导演、摄制;舞台艺术策划、创意;对外文化传播;
——《天籁之 》荣获多伦多国际纪录 电影节,好莱坞电影 奖等专业电影节奖;
——《面魂》荣获2019 DOC NYC 纽约纪 录 电影节(奥斯卡资格赛)官方展映;
——《追龙的扎西顿珠》荣获第55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纪录 单元雷 奖,美国纪录和动画电影节(奥斯卡资格赛),洛杉矶圣佩德罗国际电影节,环球(柏林)国际电影节等20余项专业电影节奖;
…………
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山佳弘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进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附中毕业后,山佳弘进英国伦敦艺术 学舞台戏剧设计专业学习。在校期间,曾多次参与伦敦西区各剧院的舞美设计实践。
带着 时对影视艺术的梦想,山佳弘又考 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纪录专业攻读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从学习造型艺术到参与创作实践,成为他极其重要的学习途径。
山海苍茫,人性柔软人心。漫漫长路,山佳弘在光影的幻梦里认识了前所未见的真实世界——这或许是山佳弘拍摄纪录片最纯粹的打开方式。
一次次行走,一次次实践、一次次论证,不仅开拓了山佳弘对视觉艺术观察的视野,而且充分打开了新的想象 。
这期间,结合学校布置的艺术实践作业,山佳弘拍摄了多部纪录片及微电影,在世界多个国家展映并获得了多方面的奖项,累积了比较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
也许,这就是山佳弘心中怀揣的艺术梦想,一部部用真挚情感拍摄的纪录片,在不知不觉中遇见了许多陌生又熟悉的面孔。
——《面魂》是山佳弘在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纪录专业攻读研究生时的作品。该记录拍摄了一位每年都受邀到美国纽约大都会表演的阿好哥——一位在唐人街拥有6家面馆的华人老板。山佳弘纪录片叙述方式最多的,是生活中的极苦和极甜——这苦与甜的比照中,观众看到了过去生活那种很圆满的自给自足的状态,不仅为阿好哥的坚韧和乐观鼓掌,也为那一辈人、这一家人共有的勤劳和情义流泪。
这碗面,就是中国人饮食观最好的表达方式。它隐藏在街巷,酝酿在家中,蒸腾在路上,植根于生活。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气的“面子”,更是源自华夏文明的味道精髓。
这碗面,山佳弘说非常值得记录。从谷物到面粉,从食材到食物,这条充满智慧的创造之路,中国人岂止走了千年。
不可想像,这位脚踏异国土地,肩扛大炮摄影器材,吃着汉堡的中国学子,用真实的纪录方式告诉自己:
人们总执着于探索,生活对我们的苛 刻 ,往往过了半生才发现,原来最想做的事情,就在身边。
03
学会一个人走,不管有没有人陪——山佳弘常常停下来打量他在世界各个角落里的人们。
除了导演和拍摄纪录片,从杭州G20国际峰会开幕式,到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导演山佳弘的得心应手,或许都源于他从英国伦敦艺术学舞台戏剧设计专业学习,到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纪录 专业攻读研究生打下的坚实基础。
没有一个经历会白费。对山佳弘而言,每一束光影的折射,都仿佛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
也许,正是因为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与跨界,才让山佳弘的艺术潜能从舞台美术设计、纪录片导演,摄影剪辑等具有更多样式的元素呈现。
作为导演,山佳弘镜头下的人物,始终在阳光下前进。他营造的丰富世界,永远保有一丝光亮,用来引燃内心的阴影。
《记忆商人》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微电影。故事围绕一位在一家游戏设计公司工作的中年男人展开。由于这家公司充满了年轻的工作者,男主麦克面临了被边缘化以及裁员的危机。麦克在一次深夜加班的时候,看见了一张写有“出售记忆,换取你想要物品”的海报。麦克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到了这家商店。
因为面临裁员危机,麦克在和两位小女孩店主交谈之后,选择贩卖了自己婴儿时期的记忆。在这一次的成功之后,麦克的欲望随之加重,他一步步出售了自己青年、中年时期的记忆,以换取更好的生活。为此麦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也许,正是因为心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眷恋,山佳弘才会相信他为大英博物馆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寻找中国》非常值得。
中国从哪里来?如何走到今天?祖先在缔造国家的同时,如何塑造了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
文物,是最好的见证。
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珍藏着数万件中国文物,作为全球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内藏丰富的中国文物精品。“我拍摄这部作品,敦促人回望祖国的丰厚遗产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寻找中国》的叙述中,观众们看到一个不曾见过,却又一直在你我身边的人和物。
历史中国是现代中国的源头,追寻历史中国的美。因此我们在《寻找中国》里看到了中国文物的精美 ……历史中国的演进,就是中国文明的发展;中国文明的发展,就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 与 不变
时光,飞逝又来,山佳弘用了近10年的光景完成了在国外的求学经历——跨越千山万水,不只需要勇气,还要一身本事。提及眼下,导演山佳弘并未详谈太多细节,只是表达了会坚持自己的初心: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全球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初心,就是不忘来时的路!
(作者: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