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奔向新生活,共享新成果!看浙江仙居如何推进高山移民实现共同富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奔向新生活,共享新成果!看浙江仙居如何推进高山移民实现共同富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5-10 11:39

  “孩子还小,上班不方便,我早就想做电商了,可是一直不知道从何做起,这样的培训太及时了。”近日,浙江省仙居县朱溪镇岭根村移民朱林燕喜滋滋地参加镇里举办的“乡贤带富”移民电商培训。

  作为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台州市仙居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群山连绵、耕地稀缺、资源缺乏。如何带领山区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享受发展新成果?仙居县历届县委、县政府致力推进高山移民,一任接着一任干,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下起了一场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棋”。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

  进入埠头镇振兴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敞大道和成片的绿化带,一排排富有当地特色的“小别墅”映衬在蓝天白云下。

  移民前的老村——三溪村所在地大山绵延,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沟坎山岭之间。1999年,仙居建设下岸水库,该村移民到了埠头镇。

  2002年1月25日,200多户村民怀着忐忑的心情,搬出了大山,搬进了新家。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们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今年72岁的张洪日,平时闲暇之余,就在家里泡泡茶、看看电视、打打牌,生活很是滋润。

  和振兴村一样,曹溪是下岸水库建设13个移民村中最大的村子。移民后,该村在村办公楼内设立了党建展厅,将曹溪村的发展历程展示在这里。

  84岁的老党员曹钦日有空就来村里的党建展厅抚今追昔。“党的政策好,我们都享到福了!”看着新村、旧村的图片展板,曹钦日感慨地说,移民前后的生活对比,可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像曹溪这样的移民村在横溪镇还有不少。1999年起,横溪镇党委、政府以下岸水库移民为契机,全面启动高山移民工程。2001年,该镇联合省扶贫办和县扶贫办,共同创设了“浙江省下山脱贫实验区”。

  辖区高山移民、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的跨乡镇移民、来自缙云县的跨地市移民,以及周边湫山、安岭等山区乡的自发移民,极大地促进了横溪的人口集聚,从移民前的3.7万人增加到了5.5万人。

  大量移民的涌入,加快了城镇化发展步伐,原先的横溪镇卫生所升格为县第二人民医院;横溪镇实验小学和镇中心幼儿园分园相继建成;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先后投用……

  凭借浙江省建设高质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东风,经过20多年的积累,眼下,仙居县共建成移民小区26个、移民点82个,移民人口达到3.8万多人。

  倾力帮扶、拓宽增收

  “新建的两间半五层楼,楼上自己住,楼下用来出租,仅房租一年收入近3万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说起搬迁后家里发生的变化,朱溪水库移民章直青乐得合不拢嘴。

  2016年9月,“十三五”国家战略百大工程、水利部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朱溪水库工程开工建设,章直青所在的朱溪镇大加村是库尾所在地,自然成了8345名水库移民的一员。

  朱溪水库工程搬迁安置人口涉及仙居朱溪镇10个行政村,河口村是移民搬迁安置的先行村。

  移民前的河口村是一穷二白的“空心村”。现在,该村不仅有移民宅基地级差投标收入,还有预留的34间公房自营或出租,村集体有了可观的固定收入。

  “村民住上了规划整齐的美丽新家,单是房屋变现每间价值达120万元。除了有可观的租金,周边的工业园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今年69岁河口村原党支部书记周华兴说。

  搬迁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为确保搬迁群众“移得下、安得住、富得起”,仙居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采取资产处置、产业帮扶、金融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生活帮扶等方式助推搬迁户增收致富。

  水碓头村,是高山移民集中安置村,目前有60户、180余名人口。新村自2011年开始建造,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新建农居花园式的连体住宅鳞次栉比,村前村后绿树成荫。

  新农村带来了新机遇。素有艰苦创业精神的水碓头人将目光聚焦到一水之隔的皤滩古街、埠头古镇以及邻村的西亚古民居,做起了“旅游+”文章。

  “杨梅又要红了,最近民宿的生意又‘火’起来了。”水碓头村“香香”民宿经营者张桂香说,该村现有民宿19家,共180个床位,节假日期间基本爆满。

  从“要你搬”到“我要搬”

  5月7日,位于仙居城区的高山移民新一期首批安置区项目现场,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10余台挖掘机同时正在施工作业。

  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统筹规划、灵活安置,分步实施、确保稳定,产城融合、促农增收”的原则,2021年开始,仙居县对符合条件的山区村和低收入农户分批次、有计划实行搬迁,希望通过高山移民彻底改变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

  仙居县计划近10年内,完成8万至10万山区群众搬迁集聚到高铁新城、横溪镇、白塔镇、下各镇四大安置区块,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广大山区群众共享全面小康成果。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搬迁3万至5万人。

  “如今,仙居高山移民实现了从‘要你搬’到‘我要搬’的理念转变。”仙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县高山移民指挥部副总指挥张金平介绍,去年,县高山移民指挥部就组织工作人员在全县实地勘察村庄现状,了解群众搬迁意愿。经过初步摸排,目前,指挥部共收到湫山、安岭等9个乡镇申请移民报告,9个乡镇32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16000多人意愿搬迁。

  占地100亩的一期安置区块位于高铁新城内,地处高速公路路口,毗邻职教中心、县人民医院,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目前,移民一期首批安置区清表工作正在推进。

  从山上到山下,这是一条搬迁之路,也是一条从低收入走向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仙居的高山移民工作正按照既定目标,精心实施、扎实推进,书写着新的辉煌。(通讯员 张肖斌 张光剑 王华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