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孩子还小,上班不方便,我早就想做电商了,可是一直不知道从何做起,这样的培训太及时了。”近日,浙江省仙居县朱溪镇岭根村移民朱林燕喜滋滋地参加镇里举办的“乡贤带富”移民电商培训。
作为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台州市仙居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群山连绵、耕地稀缺、资源缺乏。如何带领山区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享受发展新成果?仙居县历届县委、县政府致力推进高山移民,一任接着一任干,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下起了一场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棋”。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
进入埠头镇振兴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敞大道和成片的绿化带,一排排富有当地特色的“小别墅”映衬在蓝天白云下。
移民前的老村——三溪村所在地大山绵延,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沟坎山岭之间。1999年,仙居建设下岸水库,该村移民到了埠头镇。
2002年1月25日,200多户村民怀着忐忑的心情,搬出了大山,搬进了新家。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们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今年72岁的张洪日,平时闲暇之余,就在家里泡泡茶、看看电视、打打牌,生活很是滋润。
和振兴村一样,曹溪是下岸水库建设13个移民村中最大的村子。移民后,该村在村办公楼内设立了党建展厅,将曹溪村的发展历程展示在这里。
84岁的老党员曹钦日有空就来村里的党建展厅抚今追昔。“党的政策好,我们都享到福了!”看着新村、旧村的图片展板,曹钦日感慨地说,移民前后的生活对比,可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像曹溪这样的移民村在横溪镇还有不少。1999年起,横溪镇党委、政府以下岸水库移民为契机,全面启动高山移民工程。2001年,该镇联合省扶贫办和县扶贫办,共同创设了“浙江省下山脱贫实验区”。
辖区高山移民、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的跨乡镇移民、来自缙云县的跨地市移民,以及周边湫山、安岭等山区乡的自发移民,极大地促进了横溪的人口集聚,从移民前的3.7万人增加到了5.5万人。
大量移民的涌入,加快了城镇化发展步伐,原先的横溪镇卫生所升格为县第二人民医院;横溪镇实验小学和镇中心幼儿园分园相继建成;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先后投用……
凭借浙江省建设高质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东风,经过20多年的积累,眼下,仙居县共建成移民小区26个、移民点82个,移民人口达到3.8万多人。
倾力帮扶、拓宽增收
“新建的两间半五层楼,楼上自己住,楼下用来出租,仅房租一年收入近3万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说起搬迁后家里发生的变化,朱溪水库移民章直青乐得合不拢嘴。
2016年9月,“十三五”国家战略百大工程、水利部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朱溪水库工程开工建设,章直青所在的朱溪镇大加村是库尾所在地,自然成了8345名水库移民的一员。
朱溪水库工程搬迁安置人口涉及仙居朱溪镇10个行政村,河口村是移民搬迁安置的先行村。
移民前的河口村是一穷二白的“空心村”。现在,该村不仅有移民宅基地级差投标收入,还有预留的34间公房自营或出租,村集体有了可观的固定收入。
“村民住上了规划整齐的美丽新家,单是房屋变现每间价值达120万元。除了有可观的租金,周边的工业园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今年69岁河口村原党支部书记周华兴说。
搬迁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为确保搬迁群众“移得下、安得住、富得起”,仙居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采取资产处置、产业帮扶、金融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生活帮扶等方式助推搬迁户增收致富。
水碓头村,是高山移民集中安置村,目前有60户、180余名人口。新村自2011年开始建造,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新建农居花园式的连体住宅鳞次栉比,村前村后绿树成荫。
新农村带来了新机遇。素有艰苦创业精神的水碓头人将目光聚焦到一水之隔的皤滩古街、埠头古镇以及邻村的西亚古民居,做起了“旅游+”文章。
“杨梅又要红了,最近民宿的生意又‘火’起来了。”水碓头村“香香”民宿经营者张桂香说,该村现有民宿19家,共180个床位,节假日期间基本爆满。
从“要你搬”到“我要搬”
5月7日,位于仙居城区的高山移民新一期首批安置区项目现场,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10余台挖掘机同时正在施工作业。
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统筹规划、灵活安置,分步实施、确保稳定,产城融合、促农增收”的原则,2021年开始,仙居县对符合条件的山区村和低收入农户分批次、有计划实行搬迁,希望通过高山移民彻底改变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
仙居县计划近10年内,完成8万至10万山区群众搬迁集聚到高铁新城、横溪镇、白塔镇、下各镇四大安置区块,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广大山区群众共享全面小康成果。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搬迁3万至5万人。
“如今,仙居高山移民实现了从‘要你搬’到‘我要搬’的理念转变。”仙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县高山移民指挥部副总指挥张金平介绍,去年,县高山移民指挥部就组织工作人员在全县实地勘察村庄现状,了解群众搬迁意愿。经过初步摸排,目前,指挥部共收到湫山、安岭等9个乡镇申请移民报告,9个乡镇32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16000多人意愿搬迁。
占地100亩的一期安置区块位于高铁新城内,地处高速公路路口,毗邻职教中心、县人民医院,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目前,移民一期首批安置区清表工作正在推进。
从山上到山下,这是一条搬迁之路,也是一条从低收入走向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仙居的高山移民工作正按照既定目标,精心实施、扎实推进,书写着新的辉煌。(通讯员 张肖斌 张光剑 王华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