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好山好水好风景,感受他乡如故乡;深挖“共富路径”,创造“金山银山”……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山水林田促共富”推介发布会于4月28日举行,数十名新农人、农企代表与镇村“领头雁”们齐聚一堂,共谋乡村未来。
临安区昌化镇是一座有着1300余年历史的古城,千年的积淀造就了这里南屏滴翠、紫溪流韵的独特风貌,更留下了“印石皇后”昌化鸡血石、南门弄古建筑群等文化瑰宝。推介会上,昌化镇党委书记金毅就昌化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配套政策进行了介绍。
昌化有一片“好山”。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6%,共有可流转山林12万亩,其中山核桃林3万亩,可发展中药材套种、水果林等经济业态。朱白村在探索村集体-强村公司-农户三级承包模式,“零成本”推动山核桃林生态化经营,实现“林上林下”双丰收。
昌化有一汪“好水”。昌化溪是浙江省“美丽河湖”,全域水质常年在Ⅱ类以上,共有可承包经营河道117公里、山塘水库5座,适宜发展石斑鱼养殖、河畔垂钓等“涉水经济”。孙家村在沿村9公里河道中养殖30万尾石斑鱼,承包给第三方后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收入。
昌化有一方“好田”。通过“两地”盘活,共有存量连片耕地6000余亩,土壤肥沃优质,适宜种植小番薯、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经济作物,其中上营、九龙、白牛、联盟、后葛可连片打造千亩畈,发展规模经营。
深挖“绿水青山”的潜力,少不了强力的配套政策支撑。“我们昌化崇尚‘来了就是客’的待人之道,‘产业兴镇’的战略支撑让您感受‘他乡如故乡’般温暖。”金毅说。
今年以来,昌化镇立足“产业兴镇”的战略抓手,在人才培育、项目招引上持续发力,出台500万元奖扶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其中在乡村振兴领域,每年拿出150万元“真金白银”助力农创客发展;全面深化“服务企业360°”活动,建立健全“1+1”保姆式服务机制,聚焦“急难愁盼”的发展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个性化的“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盘活杭无三产、白牛电商大楼等资源,打造集仓储、培育、直播、互联于一体的新农人创客中心,为农创客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劳动、空间等要素保障。
推介会上,昌化镇与杭州供销农业发展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杭州供销农业发展集团将承接昌化粮食功能区等大田托管服务,协助各村制订并落实“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庄稼医院、病虫测报、测土配方、绿色防控及农作物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等配套服务,建立产销联合体,打造农旅结合、农耕体验网红点和种子种苗基地等。
“相信在镇-企-农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在‘山水林田’中深挖更多‘共富路径’,创造更多‘金山银山’。”金毅表示,举行推介会是昌化在盘活“两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昌化镇还将以“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摸清家底、盘活家产、壮大家业,努力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共富道路。(通讯员童耀南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