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梁朝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的富春江以水色佳美著称于世。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更是唤醒了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实现了江南意象的再创造,让富春山水进入全国观众眼帘。
3月5日至6日,在《忆江南》的余韵中,浙江省桐庐县邀请《忆江南》主创人员之一北师大文学院康震教授、渔夫扮演者蔡程昱,文学界、文旅人士以及数十家主流媒体来到富春江畔实地考察采风,并参与文化赋能共同富裕研讨会,为桐庐如何依托历史底蕴,挖掘文化“宝库”,围绕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的目标出谋划策。
浙江省中部河流富春江,系钱塘江从建德市梅城镇下至萧山区闻家堰段的别称,全长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县、富阳区。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曾漂流过富春江,并留下大量诗词佳作,严子陵、范仲淹、谢灵运、李白、苏轼等文人,都与桐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3月5日晚,富春江畔亲水平台,百余名少男少女齐声诵读桐庐相关诗词,朗朗清音、悠悠诗韵直冲云霄。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更是以富春江为幕布、岸渚为舞台,进行重新诠释与演绎。
一江春水孕育了两岸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自然风光。在《忆江南》演出中,“渔樵耕读”各色人物所吟唱的诗歌,含有不少浙江桐庐县的地名、景点和人物元素,如七里濑、严子陵钓台、富春山……每一处都与桐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曲《钓台古风》,以意象的手法再现了严子陵钓台的山水及人文风光。随后大屏出现“黄公望”的身影,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他在600余年前的“时光”中,与大学生穿越时空“对话”,点出了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忆江南·富春山居游”线路发布:以富春江为纽带,串起桐君山、严子陵钓台、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联动江南古村落、黄金左岸梅蓉村以及芦茨乡村民宿集聚区等乡村旅游点。
线路中的桐君山、江南古村落,也有其深刻含义。桐君山,因药祖桐君在此结庐隐居而得名,是华夏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是东亚隐逸文化的起源地。而“庐”字,既有家的意思,也有居所的含义,桐君山更是桐庐人民的乡愁凝结之地。这个“居”字,就引申到江南古村落。桐庐的村庄,是避世之所。今天的桐庐包括深澳、徐畈、环溪、荻浦等一村一姓的江南古村落群几乎是历代为躲避战乱而举族迁入。此次路线中的江南古村落,是富春山居生活的代表。古村落中的衍生民俗,如江南时节宴、非遗小吃、高空狮子,可以让游客深入感受富春山居的和谐安宁、富裕美好的生活状态。
“此次路线的设计,以桐君山、严子陵钓台、江南古村落三大景区为核心,充分挖掘、探索《忆江南》的潜在价值,激发多种衍生效益。”桐庐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发布的线路中,严子陵钓台将是亮点,游客将以沉浸式的方式进行游览,由演员在景区扮演书生、樵夫等,通过演员之间的对话,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渔樵耕读”的隐逸文化,进一步了解严子陵钓台背后故事。
对于桐庐来说,“富春山居游”既是期待中的文旅“爆点”,也是未来的发展支点。据桐庐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围绕“忆江南走进富春山居图”的主题,推出一系列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打造宋韵生活民俗街、研发富春山居文创衍生品,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据悉,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桐庐县今年将围绕“全链农业、全域旅游、全季休闲、全民共富”,编制美丽经济的产业图谱,全力打造文化赋能共同富裕的鲜活县域案例。(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