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面深改 台州实践丨一窝燕子,仙居人这样善待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全面深改 台州实践丨一窝燕子,仙居人这样善待

来源:望潮客户端2024-07-27 11:25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为了做好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在全市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上来,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奋进“三高三新”,奋力谱写“两个先行”的台州篇章,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从即日起,推出“全面深改台州实践”专栏,深入宣传我市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部署举措和实际行动,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现代的特征和内涵。敬请关注。

  《决定》摘要: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每年七月,正是燕子繁殖的时期,雏燕羽翼渐丰,学着飞行。

  在仙居县朱溪镇小园村,村民项天富吹着电风扇,流着汗,将家里的床挪了个位置。

  “这燕子巢就筑在我床正上方的房梁上,燕屎时常落在被子上。没办法,小燕子还不会飞,燕子巢打不得,我只能把床挪个位置。”项天富笑着说。

  燕子在自家筑巢,在项天富看来,是件好事,“燕子来了,蚊虫少了,我们都很喜欢燕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仙居,人与燕子的故事,正在生动地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特征,更向世界充分展示着中国在保护“地球家园”的智慧和担当——

  为了“一窝燕”

  “现在想来,‘为了燕子育雏,朱溪水库工程放缓拆迁步伐’这件事,我们觉得做得很有意义。”仙居县委统战部部务会议成员、办公室主任杨亚伟感慨。

  朱溪水库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项目和省“五水共治”十大枢纽工程之一,工程概算投资37.44亿元。

  当时,杨亚伟是朱溪镇党委委员,参与主持库区的房屋征迁与拆除工作。

  “那时,为了让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再提速,我们想让利坑村提前进行房屋拆除工作,以带动库区房屋拆迁。”杨亚伟说。为此,他开始走村入户,了解村民居住情况。

  在一处老宅子里,住着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杨亚伟问,“隔壁邻居,还有人在住吗?”

  “年轻人都搬出去住啦,我还有一个‘邻居’在这里。”老人坐在屋檐下,抬头向上指了指,“看,燕子在呢。”

  那是一个用泥土跟草茎垒砌的燕子巢,还有刚孵出的小燕子,在叽叽喳喳叫着,张大嘴巴等待喂食。

  杨亚伟的心一下子被触动,问,“老人家,这燕子巢在你这里多少年了啊?”

  “燕子每年春天都来,我们也没有钟,它们就每天给我‘报时’,几点它们叫了,我就醒了。”老人说着说着,就犯起了愁,“小燕子还要个把月才能飞,我们搬迁是没事,可这燕子咋办?”

  回办公室的路上,杨亚伟想着:县里多次提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这燕子不就是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吗?更别提,这燕子还紧紧牵系着库区群众的心。

  燕子离巢还要个把月,房屋拆除工作要不就不提前了,等燕子离巢后再拆?

  回来之后,杨亚伟立即组织村镇两级干部,在整个搬迁范围内进行调研,看类似这样燕子筑巢的情况是否还有存在。

  没想到,刚到沙头村,村民们就围了上来,说的也都是关于燕子的事——

  “燕子和我们世代相伴,这批小燕子还没学会飞呢,能不能迟一点拆房子,让小燕子大了,自行飞走后再拆?” “对啊,我家那窝燕子还刚孵出来呢!”“这房子拆了,燕子巢就没了,它们怎么办?”……

  “今天我们来也正是为了这事,看一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小燕子。”杨亚伟回应。

  “燕子巢在村里确实不少,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先做好生态保护的决心。”这趟回来后,杨亚伟与同事马上将情况向上级和指挥部汇报。

  当地政府及水库建设指挥部非常重视保护生态,于是决定放缓本打算提前的移民房屋拆除工作。

  当年九月,朱溪水库移民区的燕子纷纷离巢南飞,村民彻底放下心来,搬去了移民区,库区房屋拆迁工作正式启动了。

  燕子们回来了

  7月26日,走进下各镇朱溪水库移民新村,鸟叫声不绝于耳,燕子不时飞过,然后停驻在电线上、屋檐下。

  “一直盼燕子,终于给我们盼到了。”移民户周天先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者去看望他们的“老朋友”,“这个是刚筑好的燕子窝,原来老家非常多,移到这里以后,今年它们才回归。”

  周天先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共分到5间地基,建起了新房。在一间新房的屋檐下,燕子筑起了一个直径约10公分的巢,小燕子嗷嗷待哺。

  在这个移民新村,有8户人家的新房子筑起了燕巢。世代与燕子和谐相处,仙居人也与燕子结下了深厚情谊——

  在朱溪镇沙头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勤永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原先沙头村家家户户有燕子巢的照片,他看着一张张照片感叹,“我们世世代代与燕子生活在一起,感情很好。”

  在仙居小园村,村民项天富听到记者来找燕子巢,连忙将人往家里带。在他房子的房梁上,有多处燕子巢的痕迹,是一个个泛白的半圈。

  “看,这两窝的燕子刚孵出来,还不会飞呢。”项天富指着房梁上完好的两处燕子巢说。

  项天富家门上方的窗户破了一个洞,已经落满了灰尘,他也没去管,“很多年了,破了就破了,因为有个口子,燕子能飞进来,否则关了门,它们往哪儿筑巢啊?”

  相比室外屋檐下,燕子更偏爱在村民室内筑巢,它们飞到了村民家中,登堂入室,成了房子的“小主人”。不少仙居村民的房屋门是常年开着的,以便燕子来去自如。

  “有些房子没人住了,燕子就不爱在那些房子筑巢,它也喜欢跟人在一起。”项素香,今年76岁了,两个儿子早已在城里成家立业,一直过着独居生活。

  “每天燕子叫了,我就起床去菜地里干活。平时,就我一个人,燕子在的时候,还有个伴。”

  人与燕为伴,燕与人为邻。

  “我相信,人燕和谐共生不会只是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也不会只存在于小园村,这样的场景也将在移民新村复现。”周勤永说。

  不仅只是燕子

  谈起人燕的和谐生活,杨亚伟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当时沙头村有个村民,跟他谈搬迁,根本谈不了,唯独谈到燕子,他都会说上几句。

  于是,杨亚伟因势利导,对那人说:“这燕子在你家筑巢这么多年了,跟你女儿一样,我们想着等它南飞后,再推进房屋搬迁拆除工作,你觉得怎么样?”

  “同志啊!你这句话说到我心坎上了,怎么说也得等到小燕子会飞了,才能拆房啊!跟燕子这么多年的感情了,可要保护好它啊!”那位村民一下子红了眼眶。之后,那人多次参与讨论燕子问题,更是成了做村民工作的好帮手。

  一只燕子,让杨亚伟找到了与村民最淳朴、最原始的情感共鸣。

  像这样自觉保护动物的朴素理念,不仅仅体现在人与燕子的故事上,在仙居处处展现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

  在仙居国家公园建筑工地内,为了不打扰3只猴面鹰幼鸟,让它们度过两个月的成长期,仙居当即决定将重点项目停工两个月;

  在淡竹乡淡竹村,每年野生猕猴下山做客,村民就任由其偷摘果蔬,而不去赶逐,甚至主动买食物给它们吃;

  在横溪镇程岙村,村民与梅茶鸡蜂的和谐生活,仍生动诠释着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的奥义,解读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

  ……

  多年来,仙居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示要求,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该县出台了全国首家县级单位的《仙居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发布了全国首个国家公园全域禁猎令。

  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仙居登山协会、正能量义工服务队、环保志愿者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了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环保宣传等工作。

  以“地球家园”的眼光,与法开署合作,建成了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博物馆,以7500万欧元的国际贷款资金撬动了国内7个亿的保护资金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文化遗产保护等。

  如今,在仙居,燕子每年如期归巢,物种多样性渐丰。

  该县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57%,迄今已发现动植物462科2786种,被誉为浙江省内罕见的动植物“基因库”“博物馆”。

  编辑:张笑川雨

  审核:张妮婷

  监制:林学富

  总监制:张闽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