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泰顺左溪村亮相央视《向幸福出发》春节特别节目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浙江泰顺左溪村亮相央视《向幸福出发》春节特别节目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29 19:47

  1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幸福出发》春节特别节目“万家灯火幸福年”在综艺频道播出,温州市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幸福样板,登上了央视的大舞台。

  左溪村是一个少数民族集居村,地处偏远,且村民居住分散,经济发展滞后,过去,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2003年,泰顺以司前畲族镇为基础,启动“一镇带三乡”搬迁工程,左溪村便也开启了搬迁之路。为减轻村民经济负担,当地在用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劳动力就业、子女上学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搬迁群众支持,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致富之路。

  蓝学许出生于左溪村一个偏远自然村,也是当地第一批实现下山搬迁的村民。搬迁下山后,他开荒山种水果、养家禽办猪场……凭借山区群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很快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万元户”,改善了生活。当时,看着依旧贫穷落后的村庄,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蓝学许向村民宣讲政策、传授技术,带领村民寻找致富之路,并于2007年高票当选为左溪村党支部书记。

  在政策引导下,左溪村1100多人实现了下山搬迁,但杂物乱堆乱放,家禽散养等陈规陋习依然存在。看着与生态搬迁初衷背道而驰的不文明现象,蓝学许和村两委干部顶着压力做出了决定:借款十多万元,邀请专家为左溪村量身打造整体规划,制定“以乡村旅游兴村,促观光旅游富民”的发展目标,同时鼓励村民实施二次搬迁下山。

  随着生态搬迁政策推进,左溪村的发展也让更多周边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从山上搬下山来,左溪村人口也逐渐壮大至2300余人,成为目前浙江省畲族人口第一村,司前畲族镇的城镇化率也从最初的38%,提升到现在的85%。同时,作为泰顺最早实施村庄规划的村,获得了更多项目安排和资金扶持上的支持。2011起,先后得到近3000万元的项目资金,民族风情特色街外立面、畲乡小院、文化广场等工程也随之被提上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左溪村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观光休闲+民宿”的致富之路。村里成立民宿协会对以畲乡小院为主的民宿经济制定统一标准,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宣传和统一管理,民宿的年平均收入达20万元。同时,左溪村还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引入猕猴桃、樱桃等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自助采摘,既带动了村里农家乐的兴起,也带旺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让村民真正吃上“旅游饭”。左溪村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兴村、效益农业强村、文明事业美村”的富村之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幸福“最美畲村”。2022年,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3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余元。

  左溪村的发展变迁是泰顺共富大搬迁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地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样板的典型案例。

  2010年以来,温州泰顺县实施“无区域生态移民工程”,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在县城或中心镇规划区内统规统建,推进“无区域生态移民区”项目建设,打破全县行政区域限制,各乡镇群众可以按照意愿选择安置点,可以搬到就近乡镇,也可以搬到县城。

  据悉,2017年至2020年,泰顺县实施“生态大搬迁”工程。全面统筹下山脱贫、生态移民、危旧房改造、大拆大整、灾后重建等系列政策,采取各乡镇新农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业主,下山脱贫、除险安居、生态保护、山区城镇化、基层治理有机统一,搭建无区域生态移民区、抗震安居小区、异地避灾小区等“三个1.5万”生态大搬迁平台,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已经建成安置小区59个,把搬迁的对象从原来的下山脱贫扩展到“八张清单”对象全面搬迁。

  截至目前,泰顺县完成整体自然村搬迁384个,安置居民35767户超10万多人,县城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8.7%提高到2020年的78.3%。同时,通过就业帮扶、“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土地流转+就地就业”等模式,帮助村民增加收入。2021年泰顺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789元。如今,生态大搬迁已经成为泰顺共富路上的致富法宝。(光明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习、记者陆健)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三届链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