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西湖好故事走向全国 央媒走进杭州西湖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让西湖好故事走向全国 央媒走进杭州西湖区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2022-09-23 17:28

  9月20日,杭州西湖区举办央媒采风活动。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媒体“沉浸式”感受西湖区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成果。

  4.0版老年食堂让健康养老更智慧

  翠苑一区,是杭州市典型的老旧社区,建于1984年,0.21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着69幢住宅楼、居民住户有3143户,常住人口7828人,流动人口近2000多人。

  老旧社区,意味着老人多。2003年9月26日,翠苑一区社区老年食堂正式开张,成为全省首家“社区老年食堂”。

  从2003年到现在,翠苑一区老年食堂已完成4.0版本的迭代升级,食堂面积不仅从50平方米扩展到近300平方米,还添加了数字化手段,老年食堂更智慧。

  “4.0版本更重视就餐人员的康养情况”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已录入个人健康信息的老人来用餐,膳食推荐AI摄像头将自动识别人脸。立式大屏会根据个人健康档案推荐菜谱,帮助老人健康膳食。

  为了让老人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食堂还开通了“点餐-取餐”和“点餐-配送”两种模式。老人点餐后,可选择放置保温柜中,自行取餐;也可以选择配送,贴心的助老员、食堂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会送餐上门。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前厅到后厨、从餐前到餐后、从用户到管理,数智化升级改造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让健康养老更智慧,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文三街区打造新时代“清明上河图”

  从浙江省第一家电脑专业市场到华东地区最大的数码集散港;从“中国特色商业街区”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再到创新创业特色街区……文三街率先拉开了数字时代的序幕。

  今年4月,文三路数字生活街区一开街,便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数字网红打卡点”,沉浸游娱、元宇宙、智生活、硬科技、新消费、新零售六大场景,深受年轻人喜爱。

  比如,国内首家数字气味技术研发企业,全球首家数字气味行业应用方案提供商——气味国王,年轻人可以穿戴专业设备,沉浸式体验气味电影。

  街区相关负责人说,这里全景化展现2.0时代杭州数智新消费的经济活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的“数字+”“体验+”消费新模式,推动消费数智化升级、商圈智慧化融合,搭建杭州数智新消费新模式新场景。

  同时,街区搭建了“云逛街小程序”“一键智慧游”“智慧停车”“平行世界”“运营魔方”等五大数字应用场景,为消费端、商管端进行全新数字赋能。

  未来,文三路数字生活街区将力争发展成为数字经济新高地,围绕“数字、生活、打卡、流量、年轻、全时”六大主题,以“数字内核+潮流IP+沉浸互动”打造未来数字生活,抒写“有烟火气息的清明上河图”。

  艺创小镇内的“艺”与“创”

  提及艺创小镇,G20杭州峰会会徽、杭州亚运会会徽、吉祥物等关键词就会浮现出来,这些国家级优秀作品就是出自艺创小镇。

  定位为“艺术+科技”产业的艺创小镇经过多年发展,培育和引进文创相关企业3000余家,吸引了何见平、蔡志忠、宋建明、袁由敏等一大批文创和科技行业领军人物。

  在艺创小镇里,随处可见“艺”与“创”的完美结合。

  小镇内的凤凰·创意国际,是全国第一个以水泥厂改建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将历史感与艺术内涵兼具的文化创意巧妙融合。

  目前,凤凰·创意国际已入驻北斗星、乐玛摄影等知名企业。今年上半年,小镇核心平台之江创意园税收1.02亿元,相比于十年前的税收实现二十倍增长。

  而在象山艺术公社,是以宋代的《溪山清远图》为蓝本设计,一轴两岸、山水互构、依山傍水,毗邻象山南麓。

  艺创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镇力争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创平台和之江文化产业带的核心区,通过打造“艺术+”产业,向世界输出“艺创”力量。

  “画外桐坞”的物质与精神双富裕

  在杭州市西湖区,有这样一个村子——外桐坞村,诗仙李白笔下是如此描绘:“朝涉外桐坞,暂与俗人疏。村庄佳景色,画茶闲情抒。”虽名于诗,但现在人们更喜欢称之为——“画外桐坞”,突显艺术气息。

  与一般村子不同的是,“画外桐坞”里有100多名艺术家,90%以上的村民家中住着艺术家,有趣的是,已经入住的艺术家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对房子做些外立面改造和内部装修。

  当艺术家用小村庄取代了手中的画笔,那一幅更加美好的景色就在外桐坞铺陈开来,平凡的村屋开始有了文艺范儿。

  外桐坞村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艺术家们的入驻,村民收入来源也从单一的茶叶生产变得多元化,2021年人均收入达到7.1万元,村集体经济也早已突破500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村风村貌得到改变。过去,农民家庭空闲时就是麻将和打牌,但艺术家入住后,利用业余时间,教村民的孩子写字、画画,就这样,麻将桌全部换成了书桌。

  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裕。外桐坞村的文化礼堂,是浙江省最早的一批文化礼堂示范点,每到晚上这里就十分热闹,文体活动室灯火通明,村民们打乒乓、打台球、看书、喝茶、跳广场舞。

  这位负责人说,一周至少有两次文艺活动和礼仪活动,一年下来,算上魔术、电影、唱歌、小品、打鼓等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有近百次。

(窦瀚洋)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