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昆明7月30日电 题:云南磷资源高效利用难题,被这个团队攻克了!
新华社记者浦超
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的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实验室里,41岁的高级工程师刘润哲和团队其他同事一起,反复做着有关磷矿资源利用方面的各种实验。清晨八点多投入工作,直到夜色深沉才结束,这样的工作节奏,他们保持了十余年。
7月25日,刘润哲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浦超摄
晋宁区磷矿储量大、埋藏浅,可露天开采。这里也是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低品位胶磷矿的选矿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打个比方,一块矿石重量有1000克,其中含磷200克,但只能提取出来176克,剩余的磷就进入了尾矿库,白白浪费。”刘润哲说,云南省磷矿资源以胶磷矿为主,杂质含量较高,选矿难度大,且磷资源回收率较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基于胶磷矿特性和选矿技术问题,磷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比较低,近90%的中低品位胶磷矿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说起此事,刘润哲十分惋惜。
为了提高磷资源利用率,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磷矿浮选技术研发团队,主攻云南省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毕业于中南大学矿业工程专业的刘润哲博士就是其中的一员。
刘润哲说:“团队17名成员都是专职研发人员,我们建立了磷矿从小试到中试、逐级放大的各级研究平台,系统开展提高磷资源选矿回收率的研发工作。11年来,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开展,从未间断。”
经过多年努力,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团队成功自主研发尾矿再选新技术、浮选YP系列新药剂等集成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选磷尾矿源头减量技术。近年来,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选矿装置进行技术升级,实现浮选磷尾矿源头减量技术产业化应用。这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降低了选厂的操作难度和工作强度,使磷矿选矿回收率从88%提高至95%,创云南胶磷矿选矿尾矿品位历史最优纪录,在国际上达到领先水平。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总经理王孟来说,这项技术使磷矿选矿回收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解决了制约中低品位胶磷矿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有效提高云南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
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已推广应用到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多个磷矿选矿厂,在使企业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大幅减少了尾矿渣排放,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四效并举”。
“选矿技术团队是研究院近年来开展科研攻关的一个缩影。”王孟来说,研究院是公司“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策源地”,成立了多个科研团队,聚焦磷矿及伴生资源利用、肥料、化工新材料等核心技术创新领域,目前共有专利1050件,“十四五”期间完成科研项目与成果200余项,其中有12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