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40国外宾在中国春城感受城市发展活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云南> 要闻 > 正文

40国外宾在中国春城感受城市发展活力

来源:新华网2024-11-21 16:22

  新华社昆明11月21日电(记者赵珮然、熊轩昂)从铁路养路机械技术研究到滇池生态治理,从科技创新发展到城市规划建设,从“美丽经济”到“以茶会友”……来自40个国家的国外地方政府代表在中国春城昆明参访后由衷赞叹:“这里的高质量发展和自然生态令人惊喜,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11月19日,外宾在云南昆明规划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熊轩昂摄

  11月18日至19日,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40国的地方政府代表汇聚昆明,走进铁路大型养路设备车间、斗南鲜花交易市场和滇池宝丰半岛湿地等地,感受中国春城的高质量发展脉动。

  绿色,是春城昆明的鲜明底色,也是昆明留给许多外宾的第一印象。冬日的滇池畔,暖阳和煦,远处湖水碧波荡漾,不时有海鸥飞过。

  昆明宝丰半岛湿地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室外展示区,汇集了多种云南本土植物、鱼类和禽类,是滇池保护与生态修复的缩影,吸引了不少外宾的目光。

  “行走在滇池边,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市市长阿尔乔姆·莫尔恰诺夫说,在他的家乡也有一片这样风景秀丽的湖泊。“两座城市都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很多,这也是我们未来可以合作交流的地方。”

  滇池水清岸绿的背后,是昆明市多年来推进滇池湖滨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的不懈努力。从湿地公园建设到入滇河道治理,这些系统性的工程让滇池生态环境逐渐恢复,“高原明珠”实现生态蝶变,成为了中外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除了生态治理,昆明的开放也成为外宾们关注的话题。从“山间铃响马帮来”到“通江达海连世界”,昆明通向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11月19日,外宾在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观。新华社记者 赵彩琳 摄

  外宾走进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入了解中国铁路装备制造方面的发展。老挝琅勃拉邦省委常委、琅勃拉邦市委书记兼市长旺通·哈沙展对一列列黄色的“庞然大物”充满了好奇。从清筛机到捣固车、稳定车等机械,旺通·哈沙展一直紧跟着讲解员,不断举起手机记录。

  “中国在铁路建造、养护方面的先进技术实实在在惠及了老挝民众。”旺通·哈沙展说,得益于中老铁路,今年前十个月,琅勃拉邦的游客数量已超过150万人次,比去年全年翻了一倍。

  中老铁路北起昆明,途径老挝琅勃拉邦,南至万象,自2021年底开通以来客货两旺,旅客发送量超过4200万人次,货物运输量超4600万吨,为沿线发展注入新动能。旺通·哈沙展说,希望老中两国继续深化技术合作,让老挝也能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奋力实现新发展。

  昆明的城市规划建设同样让外宾印象深刻。在云南昆明规划馆内,云南艺术剧院、昆明饭店等标志性建筑以木质模型的形式展出,生动展示了昆明在城市功能规划上的成功实践。

  “昆明在城市美学上的用心投入令人赞叹,鲜花与绿地随处可见,连路灯的设计都独具匠心。”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荣誉主席卡罗尔·洛佩兹说,美国也可以从中国的城市建设、社区规划经验中学习到很多。

  11月19日,外宾在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参观。新华社记者王贤思 摄

  在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斗南鲜花交易市场,“梦幻”“惊喜”“令人惊叹”成为嘉宾们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高频词。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中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斗南。

  下午3时,昆明斗南花拍中心内900个交易席位座无虚席,玫瑰、百合、洋桔梗等40多个品类的鲜切花价格在屏幕上实时滚动。成交的鲜切花不仅会进入中国各个城市,还远销泰国、日本、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泰国清莱府清莱市代表团嘉宾纳隆萨·登萨坤是云南鲜切花出口泰国的见证者。他第一次到访昆明时,斗南花拍中心刚刚建立。如今,斗南花拍中心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拍卖市场,他在泰国也能感受到来自云南的芬芳。

  “鲜切花是清莱市重要的产业之一,我也想借这次机会与昆明的花商建立联系,让昆明的优质花卉品种有机会在我的家乡绽放。”登萨坤说。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

  • 全新庐山站正式建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随着504比特真机即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服务,该平台将实现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2024-12-09 09:57
“中华环保联合会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目标、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搭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姚瑞华说,接下来,我们还应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
2024-12-09 09:58
目前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较少,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探索。
2024-12-06 10:18
新昌县副县长王丽英介绍,当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机器人产业蓝海,同时招引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抢先发力机器人产业链,新兴产业“生根发芽”,近两年研发费用达12亿元。
2024-12-06 10:17
“大雪节气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2024-12-06 10:17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如何克服这一普遍性难题?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2024-12-06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