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十大亮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云南> 要闻 > 正文

云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十大亮点

来源:新华社2024-02-22 10:57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三年上台阶”迈出坚实步伐

  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十大亮点

  近日,省统计局发布经济运行情况及解读显示,2023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十大亮点,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三年上台阶”迈出坚实第一步。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0021亿元,增长4.4%。进入新时代以来,全省经济总量继2012年迈上1万亿元台阶、2018年迈上2万亿元台阶后,5年以来克服了3年疫情、极端干旱天气等超预期因素影响,2023年迈上3万亿元台阶。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4107元、比2022年增加2391元,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0户。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努力克服高温旱情影响,全省粮油实现安全生产,果蔬、肉类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粮食总产量1974万吨,创历史新高,产量居全国第15位。鲜切花、烤烟、咖啡、坚果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1位,糖料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2位;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4万亿元。

  能源保供有力有效,新能源快速发展。面对极端干旱天气影响,云南省强化电力运行调度与能源保供,确保火电大方式运行,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新能源项目落地投产,推动新能源扩量增效,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稳步提速。能源供应保障有力,火电出力创近10年最好水平;新增新能源投产装机达2085.6万千瓦,投产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3524万千瓦,首次超过火电,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

  投资结构显著优化,产业投资成为主要支撑。立足扩大有效投资,云南省大抓产业发展、大抓项目投资来弥补房地产开发周期性调整、基础设施投资收缩带来的缺口,产业投资占比首次过半,投资由房地产、基础设施拉动转变为主要靠产业投资拉动。产业投资规模创新高,全省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0.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全省经济发展蓄积了后劲、打下了良好基础。工业投资连续2年保持高速增长。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制造业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引擎,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比规上工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高达91.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1.2%,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48.1%;电子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工业第4大支柱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省工业实现由烟草、电力、有色等传统行业拉动向传统、新兴产业共同支撑转变。

  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园区聚集效应明显增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迈入新赛道。新能源电池、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绿色铝产业成为新千亿级产业。全省89个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比全省规上工业增速高2.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107.2%;规上工业企业2786户,比2022年新增272户、增长9.7%。

  经营主体量质齐升,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末,全省实有经营主体数量超600万户,达632.26万户,是2020年末的1.7倍。其中,“四上”企业数首次突破2万户,达到21566户,较上年末净增3242户,增长17.7%,净增数分别是2022年和2021年的1.54倍和2.98倍。民营经济总体向好,增加值增长5.1%,占GDP的比重达到52.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7%。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5.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外民间投资增长6.9%,其中产业民间投资增长8.7%,分别占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59.1%和65.8%。

  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服务消费亮点纷呈。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被疫情抑制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升级类、出行类商品销售活跃,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高速增长,全年共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创下新纪录。文旅行业强劲复苏,服务消费加快恢复,全省接待游客逾1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辐射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优势,云南省抢抓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数超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量超过3000万吨,2023年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增长94.9%,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边境经济快速恢复,口岸进出口货值增长8.7%,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2%;边境贸易额增长5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9个百分点;8个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1倍。

  就业物价总体保持稳定,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云南省聚焦重点领域,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人民生活改善有了新突破、生活品质有了新提升。物价、就业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3%,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增长8%,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居第9位;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0.8和0.5个百分点。(记者 胡晓蓉)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多种活动迎接国家宪法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介绍了未来长征火箭发展的方向。
2024-12-04 09:15
该公司牌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11月25日正式投运,并在工程验收过程中首次应用无人机激光建模技术。
2024-12-04 09:13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实蝇类害虫的新型控制方式,从而提升我国果蔬产业抵御这类害虫的能力。
2024-12-04 09:12
协议紧扣“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共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
2024-12-04 09:07
2日,第29届亚洲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大会以“潮起亚太 种业辉煌”为主题,由亚太种子协会主办,将持续至6日。
2024-12-04 04:55
3日13时56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4-12-04 04:55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