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南:破解就医“三长一短”痛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云南> 要闻 > 正文

云南:破解就医“三长一短”痛点

来源:云南日报2023-07-17 10:45

  话题

  如何解决排队、挂号、交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三长一短”问题?怎样改善就医体验?为什么接种HPV疫苗难预约?7月12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姜旭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媒体问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梳理问题清单 打通就医堵点

  近年来,网络预约诊疗方便了广大患者,然而很多老年人因为不习惯使用新科技,在看病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专家号很紧张,而且全部放在手机上挂号,我不会用手机挂号就感到很不方便。”在昆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一位老年患者说,医院门诊现场也要能挂专家号,如果全放在网上挂号,很多老年人根本抢不到号。

  “数字鸿沟”不仅体现在老年人群体中,州(市)到昆明看病的患者也反映了相关问题。“我在丽江已做过检查,相同的检查到昆明又要重新做一遍,医院应该让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来自丽江市的一名患者表示,重复检查不仅要多交费,而且还增加了不少麻烦。患者及家属还普遍反映,不少医院交费的流程设置不合理,让患者来来回回填各种单子、找医生签字,特别不方便。

  近日,姜旭为切实掌握患者反映的问题,到昆医附一院开展了体验式调研,实地听取了患者、医生和院方的意见。

  “全流程走了一遍,确实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姜旭坦言,“三长一短”即排队、挂号、交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情况确实存在,群众看病就医的整体体验不是很好。各种问题暴露出医疗机构的服务意识还是不够,没有把就医群众真正放在中心位置,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群众困难。同时,也说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工作仍存在不实不细等问题。

  姜旭表示,省卫健委将坚决贯彻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切实找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痛点问题,把存在的问题清单化管理,确保整改到位。

  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这些典型问题,姜旭作了进一步的解答。一是对于检查结果互认的问题。目前,云南省对常规X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和葡萄糖、尿酸、红细胞、白细胞等29项医学检验项目已基本实现互认。但是,现实中有些检查检验不可避免要重新做,首先是医生看病的水平和诊疗照片的质量可能不一致,不重做容易出现误诊。同时,因为疾病的发展需要动态检测,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未来三年,省级财政将专门安排资金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和医疗机构,营造良好就医环境。二是关于老年人用手机挂专家号困难的问题。目前,云南省三甲医院和绝大部分的公立医院均可通过现场、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挂号。各医院的挂号、收费也采取了智能设备自助缴费和服务窗口人工收费两种模式。下一步,医疗机构要预留专家号源,专门提供给预约不便或者紧急就医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三是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三长一短”问题,省卫健委计划从今年到2025年,大力开展“云南省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包括提升患者诊前体验、门诊体验、急诊急救体验等6个方面内容,并明确提出包括“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再造门诊流程”“改善出入院服务”等解决群众就医堵点、痛点的20余项措施。

  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推动分级诊疗

  昆明市作为云南的省会,州(市)患者经常来昆就医,加之群众长久以来形成往大医院跑的就医习惯,导致市内各大医院不可避免地人满为患,而各县(区)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则较少。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近年来一直提倡“分级诊疗”,那么“分级诊疗”对改善就医体验有什么作用?

  姜旭介绍,分级诊疗指的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等内容。自“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就持续加大对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建设,云南省县(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全省130个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云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也进一步明确。

  “小病尽可能在县城就解决,疑难危重病人再往省级医院送。”姜旭呼吁,广大群众要避免盲目就医,建议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就诊机构,在降低就诊和检查费用的同时,也可以得到更适合、更好的诊疗服务。

  回应群众关切 优化诊疗服务

  “我想去打HPV疫苗,可是在昆明特别难预约到疫苗,有一些年龄段,因为预约不到,时间过了就可能打不了。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预约难?”张女士打进热线咨询。

  “目前,云南省可以打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这些疫苗能够非常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病毒的感染,切实维护广大女性群体的身体健康。”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马承鹏介绍,之所以出现群众很难预约的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HPV疫苗为进口疫苗,在供应有限的情况下,还要经过相应的审批周期才能拿得到疫苗,所以上市时间会被拉长。二是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都需要打三针,有新的疫苗来,首先要满足连续接种的需求。目前,云南省的企业也能生产二价疫苗,二价疫苗供应很充足。据了解,我国也有企业在进行九价疫苗的临床三期试验,近期有可能通过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上市,这将有效缓解群众接种难的问题。

  “请问如果要签约家庭医生,应该找谁签?这样的服务可靠吗?”网友留言咨询。

  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处长车刚介绍,与家庭医生签约以后相当于多了一个医生顾问,遇到健康问题,可以找签约医生寻求帮助。目前,云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都能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服务是以团队的方式提供,在每个基层机构,都有团队的信息、名单、联系方式。现在可以提供一至三年多样化的签约周期,期满以后自动续约。(李翕坚)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