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缅边境云南德宏:民警坚守国门 接受高温“烤”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云南> 要闻 > 正文

中缅边境云南德宏:民警坚守国门 接受高温“烤”验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8-19 08:03

  中新网德宏8月18日电 题:中缅边境云南德宏:民警坚守国门 接受高温“烤”验

  作者 施阳丹

  近日,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德宏持续晴热高温,多地气温高达37℃。骄阳之下,高温之中,驻守在此的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坚守在国门一线,巡边境、防疫情、保货通,流淌的汗水、湿透的衣衫、黝黑的面庞,是国门下他们最炙热的青春。

中缅边境云南德宏:民警坚守国门 接受高温“烤”验

  图为畹町边检站民警正在办理出入境手续。 畹町边检站供图

  畹町镇位于德宏州瑞丽市,“畹町”在傣语中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7月以来,当地高温天气持续不断,开启“烧烤模式”,这无疑给畹町边检站24小时全力服务口岸通关保货畅通工作的移民管理警察带来巨大“烤”验。

  刚换班的民警李涛和同事顶着烈日,一丝不苟地对出入境车辆检查验放,排着长队的进出口车辆让畹町口岸芒满通道瞬间热闹起来。“这天真是越来越热了,每次上勤就像是蒸了几个小时桑拿。”李涛幽默地说。此时防护服下一阵阵的闷热感让李涛有些喘不过气,他努力伸直胳膊,抖抖腿,继续打起精神。

  “把人管住,保货畅通”是芒满通道执勤民警最重要的职责。“每天上班就看见密密麻麻的货车在口岸外开始排队,大家都希望能尽快通关。”混板分站执勤一队教导员曹能说。

  针对季节性水果和生鲜类农产品快进快通的现实迫切需求,畹町边检站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开通24小时“边检服务热线”和“边检咨询台”,连续推出延时通关、预约通关、绿色通关、随到随检等多种优化措施来提高通关速度,不断提升通关效率。

  从5月中下旬开始,畹町口岸芒满通道流量持续大幅增长,目前日均出入境车辆达260辆次,货运量7570吨,货值3500万元;单日通关最高货运量10023吨。

  “报告,在出境货场货运车辆停放区发现可疑现象。”7月3日19时,正在芒满通道开展日常巡逻的执勤民警通过对讲机收到预警。

  接到消息后,畹町边检站混板分站联合驻地派出所迅速前往出境货场,对可疑车辆进行查验,最终在货车车厢内的塑料管夹缝中查获8名企图偷越国(边)境人员。

  量体温、讲政策、协调核酸检测、移交案件......两个多小时后,全副“武装”的民辅警浑身被汗水湿透,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今年以来,畹町边检站累计查获非法出入境案件2起16人。

  5月,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取毒情线索1条,在境内可能有一批毒品会在近期贩运至内地。侦办案件的民警在烈日下不断地摸排、调研、走访,终于在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下,在境内将该批毒品查获,对其进行消杀作业和称量后,毒品净重30余公斤。2022年,该站累计侦破毒品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缴获毒品260余公斤。

中缅边境云南德宏:民警坚守国门 接受高温“烤”验

  图为换勤间隙的民警。 畹町边检站供图

  “办案时常会遭遇危险,我也非常牵挂家中妻儿,但想起被毒品害得陷入绝境的许多家庭,头顶上的警徽时刻提醒着我,国门边境的安全不容有失,禁毒这条道路我永远不会停歇。”一位从事缉毒工作18年的民警这样说。

  “战高温、斗酷暑,用心守好一道门,尽力护好一座城”。这是德宏边境线上全体移民管理警察心中最炙热的誓言,他们用不服输的韧劲坚守在“烈焰”国门。(完)

[ 责编:白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斑斓初冬

  • 青少年选手超七成 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