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国门看百年口岸变迁 霍尔果斯跑出对外开放“新速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从国门看百年口岸变迁 霍尔果斯跑出对外开放“新速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22 20:45

  国门,是国家主权的界碑,也是开放的大门。霍尔果斯,从古丝路北道的重要驿站,到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这里的国门见证着这个边陲小城变为了联通内外的重要口岸。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穿过国门的“时空隧道”,看霍尔果斯如何跑出对外开放“新速度”。

  霍尔果斯,地处中国西部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承中亚五国,东接内陆省市,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咽喉。如今,这里更是成了中国向西开放最亮眼的通关名片。如果给霍尔果斯的成长配一本影集,最亮眼的就是这里六张国门的照片。今天,让我们翻开这本相册,跟随国门,一起去见证这座城市一路向前的发展轨迹。

  总台记者宋文瑾:1952年,为了加强口岸管理,霍尔果斯建起了第一代国门,一排用红砖建起的平房,虽然当时少有商贸活动和人员往来,但屋檐上那颗红色五角星,彰显着新中国的自信与希望。

  第一代国门就矗立在这里,守卫着祖国。三十多年后,随着霍尔果斯正式恢复开放,第一代国门也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使命。

  1986年,国门升级改造扩建到894平方米,门前通关过货的马路上也变得热闹起来。

  1991年,第三代国门启用,面积比上一代足足大了一倍多,一年后,霍尔果斯设立边民互市,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内陆边民贸易市场。几年间,边民互市交易额从1992年的2750万元,迅速增长至1998年的超过5亿元,累计交易额超过19亿元,口岸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过货需求,1996年,第四代国门正式启用,它的两边是出入境旅客检查厅,中间则是出入境货物车辆通道,是一代开放式格局的国门。

  2000年起,随着贸易运输从边境互市向大宗物资进出口转变,2008年,国门经过进一步的拓宽加高,第五代国门诞生了。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霍尔果斯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向西开放前沿窗口。

  霍尔果斯站货运车间主任布音巴图·撒尔娜:2016年3月19日,霍尔果斯开行了第一趟中欧班列,标志着霍尔果斯通往亚洲、欧洲的这条大通道已经正式打通。

  总台记者宋文瑾:就在2018年9月27日,第六代国门拔地而起,成为霍尔果斯最亮眼的新地标。

  同日,横跨亚欧大陆的交通大动脉“双西公路”全线贯通。口岸通关效率一年比一年高,货运通道越来越顺畅。

  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忠:我们原来在四代国门,出境、入境需要两到三天,现在需要6个小时。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六代国门开通以后,我们现在每年逐步增长,从原来的每天出车5辆,到现在出境每天300辆。

  据统计,从2018年起,口岸出入境车辆从6000多辆跃升至42万辆,增长近70倍;进出口货运量由3673.1万吨增至4556.6万吨,连续7年位居新疆首位。

  总台记者宋文瑾:从第六代国门向南走几百米,我们就来到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自开行以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年通行量从2016年的不足400列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8730列,过货量也连年攀升。

  总台记者宋文瑾:我现在就在中哈连接通道,一边是中国,一边是哈萨克斯坦,这里就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是我国首个跨境贸易合作区。这里有上千家商铺,汇聚来自各国的近万种商品,如今已成为边境热门购物打卡地。

  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戴娅楠:在这里旅客只需要持有护照等5类证件就可以进入,不需要签证,非常方便。自2012年封关运营以来,我们总共保障了5000万名旅客进出合作中心进行商贸洽谈、文化交流和一些跨境旅游活动。

  从驼铃到汽笛,从边陲小城到今天的现代化都市,霍尔果斯的国门越开越大,道路越走越宽。2024年,霍尔果斯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