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山脚下,看《新疆新青年》用青春点亮未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天山脚下,看《新疆新青年》用青春点亮未来

来源:CGTN2025-09-22 16:59

   在祖国的西北角,有一片被雪山和沙漠环抱的辽阔土地。这里是丝路要道,是文明交汇的驿站,也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舞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总台CGTN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新疆新青年》,讲述新时代青年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故事。

  从克孜尔石窟里的细腻笔触,到帕米尔高原的时装秀场;从铁轨旁的青春坚守,到极限摄影师定格的天山雪岭与高原湖泊……系列报道呈现了一场横跨城市与乡野、工业与艺术的青春接力,也刻画了新疆当代青年多元、蓬勃的群体肖像。

  传统焕新

  古老文明与青春激情在此交汇

  从乌鲁木齐一路向西八百余公里,克孜尔石窟静卧于悬崖之上。约4000平方米的壁画和彩绘塑像,镌刻着丝路文明的辉煌与流转,见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总台CGTN的镜头,将这份曾经沉睡的历史以全新视角呈现给全球观众。石窟不仅是千年遗迹,更是青年与传统对话的课堂。报道聚焦在这里工作的三位“95后”守护者——她们分别是壁画临摹修复画师、数字信息研究员和石窟文化展示推广者,她们用专业的知识与青春的热忱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克孜尔石窟

  “年轻一代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会刻下属于我们的时代烙印,展现不同的审美与艺术理念。”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美术师艾润说。她和同事们用细致入微的笔触,为壁画延续生命,让石窟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研究所的文博助理馆员那地亚·阿里木常年穿梭在洞窟间,透过细节探寻历史密码。她说:“当我走进石窟时,会感知到历史的流动。希望有更多青年加入,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负责文化展示与传播的李妍曦,把石窟比作一簇曾经绚丽的烟花,而她的使命,是让这簇烟花在新的时代再次璀璨。

  总台CGTN通过镜头,让世界见证新疆文化的多元魅力,也展现了中国青年对历史深情而坚定的守护。

  青春逐梦

  他们让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在乌鲁木齐车辆段的客车检修车间内,每天都有一个身影穿梭于精密仪器与庞大车体之间,她就是27岁的乌鲁木齐女孩李秋晔。她说,她的工作就像是给火车进行定期“体检”。“修车人想着坐车人,”李秋晔说,“检修不仅是职业,更是责任。”她用青春丈量每一段钢轨,保障丝路列车安全畅通。

  帕米尔高原走出的古丫一,在国际T台与雪山间自由穿梭,成为向世界展示柯尔克孜族文化的新面孔。2024年,她回到家乡主演宣传片《帕米尔之约》,该片因质朴真实广受好评。

  在喀什古城的屋顶上,24岁的阿卜杜萨拉木以奔跑诠释自由。他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跑酷青年,坚信“做你喜欢的,然后坚持下去”。连绵低墙、平坦屋顶,成了他展示自我的舞台。

  极限运动爱好者与户外摄影师帕尔哈提·尔肯穿行于戈壁、火焰山、慕士塔格峰等多地,用镜头捕捉生命的精彩。

  文化共鸣

  多元交融里的新疆风采

  系列报道还关注那些用艺术和文化连接世界的年轻人。年轻的设计师凯迪日耶·柯尤木将汉服与艾德莱斯绸巧妙结合,让民族元素与全球时尚同频共振;艺术家古努·阿里根把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用一件件手工艺品讲述新疆的文化、历史与风情。这些跨界的探索,为新疆文化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也让更多海外观众走近真实的新疆。

  《新疆新青年》面向全球受众推出多语种版本,在总台CGTN各频道和新媒体账号同步播发。新时代的新疆新青年,光芒耀眼,充满无限可能。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