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的昭苏,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铺洒在广袤无垠的昭苏草原上。在这片充满诗意与生机的土地上,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即将盛大开幕,由各乡镇场组织的群众和骏马共同演绎的“万马奔腾”表演,无疑又是最令人期待的亮点——自2014年首次亮相便惊艳四座,如今已成为彰显昭苏独特草原文化、展现马产业发展优势的标志性品牌,届时,上万匹伊犁马以震撼场景向疆内外游客诉说这片土地与骏马的千年情缘。
伊犁种马场
少年骑手的逐梦乐章
伊犁种马场,似草原明珠,在天马节中重任在肩。
“参演‘万马奔腾’的500匹骏马已经全部到位,组委会还对每一匹马进行了相关‘体检’,确保健康状况良好。”伊犁种马场伊犁马测试调训中心党支部书记欧阳文介绍,“参加还有民俗表演方队的50名骑手都是12至17岁的年轻人,他们将以现代骑手姿态,展现伊犁马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3天前,这群如朝阳般的少年,已投入紧张训练。
他们是马场学校的学生,因对马的纯粹热爱而集结。晨曦未散,多数孩子便到马厩,喂马、扫厩,悉心呵护,只为与马儿深结情谊。
调训中心教练吾西达拉的儿子伊吉林,9岁起便踏上天马节表演路。如今13岁的他,已有4年经验。训练时依旧热情满溢,每日早早起身,熟练抓马、备鞍。“遇难题会向叔叔们请教,训练时严守指挥。”他眼神坚定专注。
参演的马匹身姿矫健,力感十足。孩子们将身着定制服装:黑白相间的裤子、黑色上衣,配防护头盔,更显英姿。
训练中,少年们全心投入,从稚嫩到娴熟,与马儿配合愈发默契。他们的身影,成了草原上独特亮丽的风景。
胡松图喀尔逊乡
牧民热情的草原赞歌
在天山西部的汗腾格里峰北麓,胡松图喀尔逊乡的草原在阳光轻抚下,似一片无垠的绿色海洋,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温柔涟漪。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天马节,这里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乡里从牧民家中精心挑选了300匹伊犁马,每一匹都如同草原上的精灵。”胡松图喀尔逊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道生白·玉山自豪地说。乡干部逐户走访时,牧民们热情高涨,纷纷选出家中最矫健、温顺的马匹,如同献出珍藏的珍宝,并积极配合完成抽血、验血、打号等前期工作。
阿克塔斯村牧民巴塔难掩激动:“天马节是昭苏的盛事,也是我们牧民的骄傲。自家马能在全国人面前亮相,我们深感荣光!”
参与天马节,不仅能让牧民深入领略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更能吸引四方游客,带动当地旅游发展,自家牧家乐的生意也会跟着兴旺起来。因此,大家满心期待盛会圆满举办,让草原魅力远扬。
今年,胡松图喀尔逊乡还精心打造了一支民俗表演方队,将民俗文化与马术表演完美融合。40位骑手身着绚丽民族服饰,驾驭黑色伊犁马,气势如虹地迎风而来,宛如流动的民族风情画卷。
为集齐这40匹符合要求的黑色伊犁马,乡筹备组颇费周折。辖区内纯黑色马匹本就稀少,且需体型、性情适配表演。乡村两级干部与牧民携手,逐村入户寻觅。
阔斯托别村牧民巴音孟克得知后,主动联络亲戚朋友,最终在6个村的26户牧民家中凑齐了合格马匹。参与寻马的乡干部阿斯哈尔阿德勒努尔笑着说:“为让特色民俗方队更出彩,大家都踊跃出力,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山脚下,民俗表演方队的骑手们顶着烈日刻苦排练。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坚毅身姿。他们反复雕琢每个动作,力求将民俗的烟火气、草原的豪迈气与戍边的坚毅气完美呈现,为天马节呈上一场独具胡松图喀尔逊乡特色的视觉盛宴,让世人领略草原的无尽魅力。
萨尔阔布镇
全面保障的担当诗篇
蓝天白云为幕,萨尔阔布镇静卧云端草原,美得像一幅流动的画。16名镇领导干部化身忠诚卫士,精心守护着这份宁静。
300匹身姿矫健的青壮年伊犁马已被精心挑选,镇配种站灯火通明,工作人员连夜为马匹打号,与马主签订安全协议。
镇畜牧兽医站协同县级监测组,对参演马匹严格体检,“日报告”制度护航健康,确保每匹马都以最佳状态驰骋。
全体参与人员熟稔方案、预案与制度,从赶马队员安全到应急处置流程,皆了然于胸。“要让游客安心赏景。”人大主席努拉力别克·布拉别克的话,是承诺,更是行动。
阔里布拉克村村干部多合得尔拜艾特尔别克已连续7年参与天马节活动,他笑着说:“活动一年比一年好,游客多了,酸奶疙瘩、手工艺品卖得火,牧民腰包越来越鼓。这天马节,真是越办越红火!”
喀拉苏镇
精心谱写的使命长歌
雨后初霁,微风轻拂,草原环抱中的喀拉苏镇愈发澄澈、纯净。一年一度的天马节筹备工作,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紧张而有序地推进。
三位分管领导的通力协作,300匹即将参与“万马奔腾”表演的伊犁马也顺利完成采血。今年,喀拉苏镇组织了一支由42位牧民和骏马组成的表演方队,将在天马节上一展哈萨克族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文化风貌。
走在方队最前列的,是两匹身披哈萨克族传统战袍的走马。它们身姿矫健,步伐优雅,与身着传统服饰的骑手相得益彰,宛如从古老传说中走来,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们对参演人员的选拔极为严格,活动期间严禁饮酒和随意离队。”喀拉苏镇副镇长阿依登巴哈提亚尔介绍道,“目前选定的牧民都是连续多年参加天马节活动,他们经验丰富,且有社会责任心。”
在“万马奔腾”表演中,300匹伊犁马将由10位技艺娴熟的牧民负责驱赶,确保马群行动整齐划一。
“我们配备了三四名兽医,24小时待命。”阿依登巴哈提亚尔说,“马在高速奔跑时,尤其是在大规模的‘万马奔腾’活动中,腿部极易受伤。兽医会随时对受伤马匹进行救治,绝不让一匹马的意外影响整个活动。举办天马节多年来,尽管我们从未出现过马匹受伤的情况,但是这次也定会做到万无一失。”
阿克达拉镇
全力以赴的豪迈情怀
傍晚,美丽的巴勒克苏草原被落日余晖镀上金边。一阵欢快的笑声伴着马蹄声打破宁静,牧民骑着伊犁马,随阿克达拉镇副镇长阔勒哈纳特乌扎太的号令,汇成浩荡洪流向前奔涌。
几周前,刚刚成为苏勒萨依村村干部的萨尔山别克·阿斯开里别克踏进镇政府的大院,他是第一个主动申请参加“万马奔腾”表演的人。这位46岁的牧民已有七八年的参演经验,这一次他带着3匹伊犁马参加盛会。
“以前,都是我和儿子一起参加。今年三月儿子参军了,我带着他的心愿参加表演。”萨尔山别克·阿斯开里别克一席话道出心中的期许。
目前,阿克达拉镇组建7人专班,精选33名牧民与353匹骏马参演。
阔勒哈纳特乌扎太告诉记者,由23名群众组成的表演方队,载歌载舞,抖落满身民族风情;16名骑手在“马上角力”中碰撞力量,扬起草原的骁勇;2名身着传统服饰的骑手乘走马款款而来,踏出流动的诗行;5位牧民带35匹骏马演绎“戍边风采”,坚毅身影撞响历史回响。最壮阔的当属300匹骏马向前奔驰,如惊雷滚过大地,掀起金色浪涛。
科学筹备让阿克达拉镇在这场盛宴准备中更添底气。专业运马车队依周密方案穿梭,开阔训练场里,从基础指令到密集编队,从速度控制到应急演练,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恰到好处。当马蹄与夕阳共舞,这场融合力与美的草原传奇,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从热情洋溢的少年骑手,到全力支持的牧民,再到精心筹备的各乡镇,大家齐心协力,奏响和谐的乐章,只为7月19日,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天马文化旅游节,让“万马奔腾”的壮美场景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让昭苏的美丽与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人们心中闪耀。
来源:昭苏县融媒体中心 刘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