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个国家级保护区的绿色觉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当地新闻 > 正文

一个国家级保护区的绿色觉醒

来源:新疆日报2025-05-22 15:59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5月中旬,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甘家湖保护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刻。成片的白梭梭林枝条舒展,苍劲的野生胡杨翠影婆娑;林间百鸟欢歌,虫蚁们在野花草丛中活跃穿梭,将这片82万亩的荒漠装扮得生机勃勃。然而,谁能想到,这片生态绿洲也曾经历重重困境。

  乱砍滥伐 生态破坏严重

  甘家湖保护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跨塔城地区乌苏市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拥有沙漠、戈壁、草原、林地、沼泽、湖泊、河流等地貌,生态系统多样,是亚洲最大的白梭梭林,也是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家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居民生活物资匮乏,环保意识薄弱,对野生梭梭和胡杨进行砍伐,用于搭建圈舍和生活燃料,盗挖野生肉苁蓉和锁阳的人络绎不绝,一场生态危机悄然蔓延。

  “那时候,人们砍树烧火,连树根都挖出来用,林地越来越稀疏,很多沙地裸露在外。”甘家湖保护区管理局乌苏管理分局已经退休的林业工程师田汉章回忆说,过量垦荒、放牧、挖药材和随意烧荒等行为,导致风沙肆虐,土质严重沙化,周边的梭梭林向中心地区萎缩了20—30公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野生动物同样未能幸免。“盗采盗挖和非法捕猎活动猖獗,他们携带工具,对马鹿、鹅喉羚、黑鹳等野生动物进行捕杀,除了设陷阱、放捕兽夹,还投放毒药,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过冬的候鸟难觅踪迹。”已经从甘家湖保护区退休的第一代生态护林员吾斯满·克里木说,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关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始制止乱砍滥伐和非法捕猎行为。

  但是,由于资金匮乏、技术与管理经验不足,甘家湖保护区生态保护初期面临很多难题。“巡护靠徒步或骑马进行,难以应对机动性强的盗伐者;鼠害问题也时有发生,大量林木和植被破坏以后,土地沙化问题越来越明显了。”吾斯满说,那些年,拯救修复工作开展得艰辛而漫长。

  破局新生 今朝绿意渐浓

  转机出现在1999年,甘家湖保护区管理局精河管理分局先建成了第一座荒漠林管护站。之后,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开始稳步实施。

  “我们在乌苏市和精河县成立了管理分局,接着建立了三排、五道泉、二阶台、盐池桥、一棵树等多个管护站,并大量招聘管护人员,修建林区道路、打造自流井,解决工作人员饮水和突发火灾就地取水难等问题。”田汉章说,他们一边完善各种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一边加强林区行政执法和管理力度,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优化区域规划等诸多措施,提升甘家湖保护区的综合管护能力。

  植被恢复工作是重中之重。2017年至2019年,甘家湖保护区先后实施3轮退牧还湿工程,对项目实施区全面禁牧,对植被稀疏和脆弱的区域进行补植补造、人工撒播梭梭种子和柽柳种子,并定期进行生态补水,助力幼苗生长。通过设立封育区,减少人为干扰,恢复植被面积1286亩。

  此外,封山育林和综合修复等系列措施,让甘家湖保护区内的气候环境发生了变化。曾经频繁肆虐的风沙得到了遏制,大风天气有所减少,空气变得清新了。森林抚育、湿地恢复、科学治沙……针对甘家湖保护区不同区域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开展靶向精准治理,为保护区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

  周边的居民们称,春天的大风,不再像过去那样凶猛了。

  乌苏市石桥乡加拉哈西村村民沙亚特·阿合卖提说:“以前,一到开春刮大风,棉花地里的地膜常被刮跑,棉花重播是家常便饭。如今,风小了,棉花产量从之前亩产两三百公斤提高到了四百公斤。”

  甘家湖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变好,野生动物自然跟着活跃起来。工作人员架设人工鸟巢、建立鸟类监测点、安装鸟类栖息架……各种保护措施和各类救助项目,让野生动物有了舒适的栖息家园。

  “每年,我们都布设多台红外线相机,观察记录野生动物活动轨迹和候鸟迁徙规律,并在冬季定期给觅食困难的野生动物投喂饲草料,助力它们更好地越冬和繁衍生息。”甘家湖保护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郝团军说,这些年,马鹿、鹅喉羚、黑鹳、波斑鸨等野生动物数量增多,特别是春秋两季,天鹅湖、百鸟湖、白鹭屿等湿地成了水鸟的乐园,疣鼻天鹅、赤麻鸭、鸬鹚等多种水鸟汇集于此,勾勒出一幅生物多样、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如今,甘家湖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达67.41%,梭梭、胡杨等植被茁壮成长,曾经的荒漠逐渐被绿色覆盖,各类树木郁郁葱葱,野花点缀其间,走在其中,恍若置身在流动的山水画里。

  投资升级 再绘生态新篇

  在甘家湖保护区里漫步,记者不仅感受到了绿意涌动,还在各管护站的房前屋后,看到了各种葳蕤蓬勃的植被。在五道泉林业管护站、二阶台林业管护站、盐池桥林业管护站、一棵树林业管护站等站点采访,随处可见摇曳生姿的白杨树、沙枣树、榆树和李子树等,宿舍区门前的菜园子里,白菜、萝卜和韭菜长势正旺,屋后的苹果树、梨树和杏树上,青涩的小果实在叶子之间随风摇曳。

  “这些树木和蔬菜都是我们种活的,每年植树、种菜是惯例。甘家湖保护区里的每一株小苗都是宝贝,更是希望和力量。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情好得不得了。”五道泉林业管护站生态护林员阿莱·托里达说,凡是在甘家湖保护区工作过的人都懂一些种植技术,特别是生态护林员,对亲手栽种的每一棵植物都充满感情,从育苗、栽种到日常管护,大家都倾注了“养育孩子”般的耐心,只为了让甘家湖保护区绿意常新。

  “向你展示一下我们的无人机巡护!”话音一落,阿莱熟练地打开设备箱,调好参数,向记者展示起来,“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地面一草一木的变化;另外,还有红外监测设备对甘家湖保护区复杂区域进行24小时监测,精准传输数据,为甘家湖保护区的生态保驾护航。”

  目前,甘家湖保护区建成管护站12座,瞭望塔9座,各类防灭火设备1244套,应急水源地54处。不断完善的现代化设备,持续的人力以及资金投入,让甘家湖保护区生态持续向好。“我们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林区监测监控系统,还采取了人工步巡、车辆巡护与无人机巡护相结合等模式,让甘家湖保护区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全时段监控。”郝团军说,今后,将持续推进甘家湖保护区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引进更多现代化设备,加强一线管护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传统巡护模式向技能管护、智能管护转型,提升管护实效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甘家湖保护区乌苏管理分局,记者看到,科普宣教中心陈列着形态各异的动植物标本。在多媒体互动区,记者轻轻用指尖触动屏幕,甘家湖保护区内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等信息就清晰呈现。

  在甘家湖保护区内刚建成的科技小院里,电子网络监测系统的高清摄像头与气象监测点的智能设备有序分布。

  “这些‘生态哨兵’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转,从知识传播到科研实验,每一项数据都能快速及时输送,织就科普宣教、科研创新与生态监测融合的现代化生态保护体系。”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余明海说,下一步,甘家湖保护区将继续深化荒漠生态修复、原生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开展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月7日,我们拿到了评估报告,得知野生动植物种类从625种增加到770种,大家激动地拥抱、欢呼,感觉多年的辛苦付出,值了!”阿莱激动地说。

  参与2024年综合科学考察的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邢韶华告诉记者,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甘家湖保护区内梭梭及白梭梭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总体种群密度增加,野生动植物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保护效果良好。

  今年,甘家湖保护区再次投资1200余万元,用于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科研创新、智能管护和信息化建设,推动形成“科技赋能、科学保护、智慧管理”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我们会持续加大保护力度,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保护模式,让甘家湖保护区的生态颜值与绿色发展价值协同攀升,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余明海说。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