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疆记忆”①| 陨铁见证戈壁探出聚宝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新疆记忆”①| 陨铁见证戈壁探出聚宝盆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2025-05-15 08:28

  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定格在戈壁滩上,一幅鲜活的彩色影像摄于新疆地质博物馆前——围着世界第三大陨铁,8位新疆地质人留下两张特殊合影,在数十年时光里静静对望,用半生丈量着山河变迁。

“新疆记忆”①| 陨铁见证戈壁探出聚宝盆

  1963年8月,8名地质工作队员在青河县银牛沟与世界第三大陨铁青河大陨铁合影。郝沛 摄

  5月12日,87岁的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原总工程师赵铭玉,缓缓抚摸着这两张构图相同的照片,凝视着自己和老同事们的模样,记忆的闸门随之开启。

  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新疆日报社(集团)发起“新疆记忆”老照片征集活动中,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馆员郝沛选送了70幅珍贵影像,其中这组“时光对比”照片尤为动人:黑白照片中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是见证新疆地质工作巨变的耄耋老人。

  从“一张白纸”到区域地质调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疆,工业版图满目荒芜,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石油工业完全空白。地质工作者的脚步声,成为叩醒这片沉睡领域的前奏。

  1950年新疆地质调查所运转,1953年全国第一个省级地质分局——地质部西北地质局新疆分局扩建,1955年地质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正式成立……新疆地质事业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20世纪50年代,新疆从重要区域入手,开展正规化1:100万、1:20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20世纪60年代中叶,掀起以能源和矿产开发为先导的大会战,地质人的足迹从戈壁荒漠延伸到冰峰雪岭等生命禁区。

  “当时新疆地质图基本是白纸,我们就是第一批落笔人。”1958年,21岁的赵铭玉从西安地质学校毕业,毅然投身新疆建设,在原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没有区调数据,找矿就像瞎子摸鱼。必须摸清地质构造,划分出可能的成矿带,才能为后续找矿工作打好基础。”他所在的队伍承担着“地质侦察兵”使命。

  1963年8月,这支8人小队在青河县银牛沟开展1:20万区域调查时,与沉睡在额尔齐斯河畔一处无人区的世界第三大陨铁不期而遇。年轻的地质队员们兴奋地围着30吨重的“天外来客”合影,照片里破旧的地质包与灿烂笑容形成鲜明对比。这张偶然之作,却成为新疆地质攻坚史的见证。

  1971年,近200人奔赴昆仑山开展1:100万区调和部分区域1:20万区调;1980年—1985年,地质人再战昆仑,赴无人区开展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彻底扫除新疆最后的地质空白区……70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跨天山、踏昆仑,奋斗的足迹遍布新疆大地。

  从“瞎子摸鱼”到探明数十座大矿

  “每次看到不同的石头,我就会想它是什么矿产。”赵铭玉说,很多矿都是在区调的基础上发现的。正是基于这些基础数据,通过进一步深度勘查,哈密三道岭煤矿、富蕴喀拉通克铜镍矿、罗布泊钾盐矿等一批大矿、好矿、富矿相继现世。

  20世纪80年代末,郝沛从新疆地矿局地质调查大队及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负责人手中获得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时,被其承载的精神力量震撼:“他们衣衫虽旧,但眼中有光,笑容灿烂。这些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青年,用青春填补着共和国的地质空白。”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勘探的。”老地质人自嘲的顺口溜,道尽当年艰辛。山地多,荆棘丛生,地质工作队员有时从野外回来,衣服、裤子都被刮破了,进县城连门都不敢出。

  一份1955年地质部关于检查新疆石油普查大队工作的综合报告,记载着真实图景:准噶尔北部交通困难,几百里戈壁滩上,毫无人烟,有时甚至要在沙漠中工作;粮食、肉类、蔬菜供应困难,有时甚至只能吃些山葱;测区内大都缺水,有些队一个月未能洗澡洗衣服……

  虽然条件艰苦,但作为全国区域地质调查的摇篮,在向全国输送大量优秀专业人才的同时,新疆区域调查工作未有半点马虎。“他们每幅图一般都有野外记录本六七本,多者达二百余本。一般观测点的记录除了位置、岩石名称、矿物、岩石特征、颜色、结构、构造外,点与点间的地质现象,小褶皱、构造等也记录得比较详细。”写在2015年出版的《山河荣光》这本书里的话,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工业荒原到资源高地

  2004年新疆地质博物馆落成之际,世界第三大陨铁被搬过来,负责编辑新疆地质成就画册的郝沛,萌生让老队员重聚合影的想法。

  当年10月,当8位新中国第一代地质工作者再度立于陨铁前,时空折叠出震撼画面:最年长的已届耄耋,最“年轻”的也67岁。抚摸旧照,他们忆起狼群突袭、雪崩逃生等惊险时刻,更骄傲于用科研成果回报祖国。

“新疆记忆”①| 陨铁见证戈壁探出聚宝盆

  2004年10月,8名地质工作者在当时新落成的新疆地质博物馆前与青河大陨铁合影。郝沛 摄

  “地质勘探是永不停歇的发现之旅。”赵铭玉感慨,每个矿床背后都是几代人的接力。这种精神在新组建的自治区地质局延续,2023年原新疆地矿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合并,新疆开启找矿新篇章。

  技术革新更令人惊叹:曾经,以罗盘定方向、用步计法量平距、用皮尺拉平距、用图解法求真厚度;如今,配备有遥感、物探、化探、钻探、实验检测、数据处理等六大类千余台套高精度高效率仪器装备。

  2024年,在巩固巴楚—阿图什十亿吨级铁、千万吨级钛等12处大型资源基地的基础上,新疆形成哈密尾亚—牛毛泉十亿吨级铁、千万吨级钛等6处大型资源基地。截至当年底,新疆提前完成14个战略性矿种“十四五”找矿目标,6个矿种超额完成,被自然资源部评价:找矿重视程度高、环境最优、机制最顺、力度最大、效果最好。

  “这些照片是地质人奋斗精神的活化石。”郝沛期待通过“新疆记忆”老照片征集活动,让新时代看见老地质人“踏破铁鞋寻矿脉,甘将青春付山河”的赤子情怀。两张合影,不仅记录着个体生命的绽放,更铭刻着新疆从工业荒原到资源高地的沧桑巨变。(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亚芸 任江)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在维园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