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一路走来很坎坷不易,自己淋过雨,就想帮别人撑一把伞。希望用我的微小付出,能让身处困境的孩子们看到前行的希望。”近日,说起爱心助学的初衷时刘福伟这样说。
每一个收到他赠送的学习用品时都会收到一段话:“一颗星星,照亮你的前程。一只纸鹤,放飞你的欢乐。一个理由,要你茁壮成长。”同时还会收到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希望收到学习用品孩子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边远山村的“热心人”。开学伊始,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陇村小学孩子们收到了刘福伟和好友高焓寄去了新书包和学习用品。
学校的图书室焕然一新,摆满了各种图书。每一次孩子们走进“刘福伟图书阅览室”,就会想起那个远在新疆,几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的“刘爸爸”。
刘福伟1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两个哥哥双双辍学打工,少年时代的他几次提出退学,但都被母亲和哥哥严词拒绝,在好心的邻居资助下才完成了学业,所以他深知穷苦家孩子上学的不易。
1996年12月,刘福伟在新疆吉木萨尔县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当他拿到人生中第一笔津贴时,他就暗暗决定要用它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不久,在部队服役的刘福伟从《中国乡村教师》杂志上,看到湖南省凤凰县三拱桥乡打狗坡村乡村教师吴生泉老师的事迹后,便被这位退伍老兵为了家乡的小孩有学上,放弃继续留队的机会返回故乡支教十几年,不仅自己一分钱工资没有存下过,反而为了给学生买书买作业本,举债几千元的事迹深深震撼了。
刘福伟心里想,我也要向这位老兵学习,要让没学上的孩子有希望读书。他根据杂志提供的地址,将配发的新军装和仅有的610元通过希望工程立刻给吴老师寄了去。
不久,希望工程办公室来信说,他的这笔捐款调整到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陇村小学。从此,一个遥远的苗乡苗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良陇村的1270名苗族乡亲的生活和刘福伟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因为积极参与“希望工程”,长期捐资助学事迹突出,200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武装学校个人三等功一次。
困难学生的“圆梦人”。“刘爸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回村党支部书记了……”从南海舰队退役的贾文佳开心地说。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良陇村位于广西交通闭塞的边远高寒山区,距离县城150多公里,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最贫困的“五保乡五保村”之一,该村粮食产量低,经济收入少,全村儿童辍学的有四五十余人。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良陇村小学150名师生心中,刘福伟是热切关心着他们的新疆人民的化身,更是何翠娇、贾文佳等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更是刘美英等老师最信任的心灵交流对象,他无私奉献、援助了多名苗乡儿童复学。
苗族女孩何翠娇是最早受到刘福伟助学资金的孩子之一,她依稀记得收到第一次刘福伟的助学资金时,自己那激动得泣不成声的情形,她从此就将刘福伟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认作自己的父亲,称呼他为“阿爸”。
这个不到20多岁的年轻小伙也有了第一个“女儿”。此后,刘福伟每月都按时给小姑娘寄上30多元的生活费,而小姑娘也每学期按时给他寄来一张成绩单,从不遗忘。
在部队的三年里,刘福伟向融水苗族自治县良陇村何翠娇学生等捐款捐物达3500余元,并带动家人、战友捐款1000余元和1700余元的书籍、若干衣物、学习用具等。
他常说“我在部队上吃饭穿衣都不愁,那些钱我都花不了,行为能帮助他们一点点”。
在他不知不觉的影响下,这份赤诚的爱心得到了传递,部队里的一大批战友也投入了该助学活动中,战士们纷纷慷慨解囊,和刘福伟一道帮助良陇村小学建起了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一个农村小学阅览室,4年间捐书近千册,价值5000多元。而刘福伟则被善良的良陇村村民授予“荣誉村民”称号,其事迹更是被刻在学校的石碑上。
青年一代的“引路人”。1999年,部队复员后的他,原本可以分配到库尔勒市,但是“爱吃苦”的刘福伟志愿到基层一线,于是主动报名参加了自治区基层政权建设干部队伍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安置到拜城县的乡镇工作。
他先后在老虎台乡、布隆乡、康其乡、赛里木镇和县委机要局工作,目前担任拜城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疾控局局长,兜兜转转28年来,他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从未中断过。
现在的他早已不记得自己到底捐助了多少个孩子,谈及当年在部队里萌生捐助贫困学生的念想时,刘福伟依旧有些动情。
“当初做这件事时,只是简单地想把自己曾得到邻居资助的这份温暖再传递给其他需要的人。我没有详细记过,应该有十几个吧,他们都很争气,有的考上了大学,成了公务员;有的参军到了部队,当了士官;也有的当了老师……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我能为他们尽份绵薄之力,觉得很满足。”刘福伟这样微笑地说。
在部队优良传统的传承,激励着刘福伟用满腔的热忱迎接新的挑战。近几年,他先后为于田县、皮山县和拜城县的贫困学生和农民捐助过钱物和书本。
他常说“自己多吃点苦、受点累没关系,要把社会责任看得重一点,把个人的事情看得轻一点。当看到被资助的学生能够重返校园,这才是让我感到最欣慰的。”
谈及今后的打算时,刘福伟笑了:“我是党培养的干部,所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再说乐善好施本就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心接力我还会持续下去。现在大家条件都好了,我们更应该关心那些有困难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杨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