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防沙治沙筑“绿色长城” 多措并举建“绿色银行” 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防沙治沙筑“绿色长城” 多措并举建“绿色银行” 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2-25 12: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新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民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一角。本文图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种植的管花肉苁蓉。

  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与一望无际的胡杨、梭梭、红柳等连成一片,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织就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围脖”。

  这些年,在和田地区统一部署下,和田县治沙用沙,久久为功,在治沙中改善生活环境,在治沙中开辟新的产业链。

  沙漠变绿了

  如果你问和田县的老百姓,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许多人会跟你说:肉眼可见的沙漠变绿了。

  事实如此。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和田县在沙化土地治理方面成效显著,沙化土地总面积缩减60余万亩。

  全县增绿,这一成果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

  和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长期以来面临着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威胁,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和田县通过实施草原修复、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措施加强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有效遏制了荒漠化和沙化的蔓延趋势。

  “我们通过种植红柳、梭梭、沙棘等抗风沙植物阻沙护绿,增加县域内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沿河植被,增强农田防护林网,阻止风沙进入河道和农田,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和田县林草局副局长郭丹丹说。

  为什么选择种植红柳、梭梭等植物?据和田县英艾日克乡红柳大芸种植示范地负责人阿卜力肯·阿卜杜克然介绍,红柳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特点,而且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定土壤、减少风蚀,是防沙治沙的理想植物。

  除了传统的治理措施外,和田县还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近年来,和田县通过引进山东中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朗如乡荒漠戈壁区域建设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治沙项目,将光伏发电与治沙相结合,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将坚持防沙治沙用沙一体推进土地荒漠化、沙化治理,进一步加大对沙产业的探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持续向沙漠边缘阻击战聚集,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多方面参与的新时代防沙治沙格局,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郭丹丹说。

  村民富起来了

  在位于和田县阿瓦提乡塔格艾日克村的沙漠边缘,有一片新绿正悄然展开。这里曾经黄沙漫天、生态脆弱,如今,生机渐渐回来了。

  “现在沙地变绿了,风沙小了,以前寸草不生的地也能有收入了。”卡迪尔·吾斯曼正在梭梭肉苁蓉种植地忙碌着,他种植梭梭树,并在其根部接种肉苁蓉,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为自己和周边村民带来了经济回报。

  2019年,卡迪尔·吾斯曼目睹沙漠日益侵蚀家乡的绿地,决定要做一点什么。“我不希望我的家乡和子孙后代被漫漫黄沙所困住。”他放弃了原本的红枣批发生意,转而投身到治沙事业中。

  刚开始,卡迪尔·吾斯曼就遇到了启动资金不够的难题。“得知道我要在沙地种植梭梭肉苁蓉后,齐民书记全程协助我办理银行贷款,还为我申请政策补贴资金……”在时任塔格艾日克村第一书记齐民的帮助下,卡迪尔·吾斯曼获得了贷款,启动资金有了着落。

  卡迪尔·吾斯曼抱着先尝试一番的心态,试种植了127亩梭梭肉苁蓉,有了一定的回报。尝到甜头的他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又承包了800亩沙地。

  种植面积扩大了不少,如何选苗,怎样科学种植?这些都一度让卡迪尔·吾斯曼十分苦恼。

  虽然中途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一些挫折,但在各方的帮助下,卡迪尔·吾斯曼逐渐掌握了大面积种植梭梭肉苁蓉的技术。2023年开始有了可观的收益,亩产200余公斤,年收入300余万元。在卡迪尔·吾斯曼喜获丰收时,其他村民也尝到了甜头,采收肉苁蓉的2个月期间,卡迪尔·吾斯曼每天都要雇佣附近的20名村民,每人每天能收入120元。

  “肉苁蓉的品质越来越好,我准备除了像往年一样批发售卖鲜货外,再晾晒一部分,干货的市场价非常好。”卡迪尔·吾斯曼对肉苁蓉的经营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在和沙地打交道的这5年里,他总是这样勉励自己和同行的治沙人:“事实证明,即使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也能通过智慧和勤劳创造出‘绿色银行’。”

  近年来,和田县坚持“沙漠增绿、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发展思路,通过种植红柳、梭梭等耐旱耐盐碱植物来防沙治沙,在此基础上接种肉苁蓉等高经济价值作物发展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红柳、梭梭林下经济作物肉苁蓉经历了从无到有、扩面增产、初成产业的发展历程,肉苁蓉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和田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我们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规模化的沙生植物基地。连片的红柳和梭梭不仅起到了防风挡沙的作用,成为遏制风沙的屏障,农民从肉苁蓉产业上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大。”郭丹丹说。

  家乡建得更美了

  和田县百和镇稻香村,原名阿亚格墩村,维吾尔语意为“最后一个沙包”,因有着悠久的水稻栽培历史,更名为稻香村。

  稻香村地处315国道和墨段北侧,毗邻和田县城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示范点,也是和田地区人居环境改造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现代文明生活示范村。

  “以前的稻香村被沙包紧紧包围,群众出行十分不便,村民们靠着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和家里的三五只羊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说起稻香村的转变,和田县百和镇党委书记秦鸿望着远方回忆道,“稻香村的巨大变化,源自2021年利用援疆资金打造的1800余亩集中连片的水稻田……”连片的水稻田呈月牙状伸展,将全村219户村民“揽入怀中”,集约化、科学化的种植,使得水稻亩产明显增长,达到了500余公斤。

  据秦鸿介绍,2021年,稻香村按照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村定位进行升级改造,走上了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民俗特色村转型之路。在升级转型中,村里保留原居住风格不变,最大限度地保留“烟火气”,以“一房一院一特色”来设计改造,将现代文明融入乡村生活。

  升级后的稻香村有了产业支撑,每一户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特色来经营;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的提升,昔日破败不堪的笆子房变成了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宿,苍蝇乱飞的牛羊圈变成了风情浓郁的咖啡馆,藏污纳垢的犄角旮旯变成了广场游园。

  伊犁人家、乐器之家、如意绣坊、稻香抓饭、沙漠人家烤肉店……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将稻香村装点得别有风味,此前无人问津的小村庄,如今成了游客度假、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集约化种植、乡村旅游、手工艺家庭作坊、开办农家乐……稻香村村庄美了、旅游火了、村民富了,祖辈生活在稻香村的村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防沙治沙,给整个和田县带来了“颜值”和“气质”的改变。

  和田县新城,曾是风沙策源地、风沙口,荒漠化、沙化严重。近年来,通过持续的防沙治沙、多措并举向沙漠要土地、要空间、要效益,成功转型为“和和同城”副中心、“和和墨洛”城市产业圈组成部分,实现了绿进黄退、人进沙退的转变。

  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两河相拥,罕艾日克镇、英阿瓦提乡、英艾日克乡田园绿洲成为天然的生态屏障,和田县新城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新城、品质新城。(刘发为 罗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25日 第 08 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 长春新民大街开街迎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