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回望过去的一年,昌吉州立足辖区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打造3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文旅融合提质行动、工业倍增行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等“十大典范行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效应逐步凸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国家税务总局昌吉州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便民税费举措落实落细,为辖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文旅产业一路生花
2024年,昌吉州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昌吉州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行业规划,加快重点文旅项目、特色旅游景点建设,推动景点景区串珠成链。年内累计接待游客51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亿元,增速居全疆第二。
图为天山天池依托冰雪资源,推动冰雪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何龙摄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位于阜康市的天山天池景区热闹非凡。景区巧妙地将秧歌社火、民俗歌舞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冰天雪地之中,推出了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累计接待游客9238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0%。
随着“乡村+”融合各种旅游业态的模式相继涌现,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了华丽“变身”。阜康市山坡中心村距天山天池景区售票处约1公里,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旅游业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如今,村里已有农家乐、民宿经营者近50户,超过四分之一的村民都从事旅游行业,村里旅游年收入8000余万元,占人均收入的80%以上。
据悉,昌吉州税务局结合辖区乡村旅游实际情况和产业分布特点,将办税缴费事项下沉乡镇一线,在偏远乡镇设置税费服务驿站,组织“红石榴”税收志愿服务队宣传讲解《助力乡村振兴税收优惠政策指引》等优惠政策,同时还吸纳村干部等群体充实志愿服务队伍,为农家乐、民宿等经营者提供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全流程一揽子服务,助力村民及时享受政策红利,端稳旅游“饭碗”。
阜康市亚克西农家乐是山坡中心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代表之一,经营旺季时农家乐每天可接待上千名游客。“2024年以来,我们享受到了5万多元税费减免,这些资金用在了新菜品研发、员工的培训方面。”农家乐负责人高燕介绍,税务部门在景区售票处设立的服务驿站,距自家店面只有两个路口,解决日常问题很方便。“家门口的驿站让我腾出了精力,为游客提供更好地用餐体验。”
物流产业轻装快跑
近年来,昌吉州依托地处“乌昌石”经济圈中心的有利位置,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建设了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便利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图为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内,集装箱装卸车正在装卸货物。何龙摄
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是昌吉市着力打造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和重要物流集散基地,引进了九洲恒昌、圆通速递、华洋仓储等25家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新疆昌吉九洲恒昌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入驻园区的大宗能源物流企业之一,目前拥有铁路敞顶集装箱5000多个,辐射带动3万多辆车参与物流服务。
谈及税惠政策带来的利好,财务负责人卢倩兰表示:“2024年公司采购了新能源重卡汽车402辆,享受到新能源减免车购税1600余万元,实实在在节省了企业的成本。未来两年内,我们计划实现重卡汽车的全面更新换代。”
在距离昌吉市不到100公里的玛纳斯乐土驿连桥铁路物流园,塔吊、叉车、装载车在现场来回穿梭,各类产品原料被装上集装箱,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
“公司与县域化肥重点企业建立联运机制,做好物流保供服务。目前园区内每天发运化肥量在500吨左右。”新疆连桥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南军介绍道,“入驻园区以来,我们享受了不少国家的利好政策,税费减免方面去年一年就有50多万元,资金投入到设备更新上,装运货物效率提升了20%。”
多个重点交通物流项目先后落地昌吉,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产业集聚区正在加速成型。昌吉州税务局以“全覆盖宣传+个性化辅导”的方式,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赋能物流企业“递”出庭州速度。2024年,全州税务系统累计开展精准推送政策信息231批次、29.2万条,更高精度实现了“政策找人”。
光伏产业向阳而生
新增新能源装机602万千瓦、总规模突破1400万千瓦,光伏集群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作为新疆十大风区、五大光区之一的昌吉州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新能源及配套产业,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
针对辖区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现状,昌吉州税务局紧盯企业从签约、建设到投产的各环节,筛选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税企面对面”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累计走访纳税人4.5万户次,召开税企座谈会31场,及时响应诉求建议131条。
图为木垒县雀仁光伏园区内,光伏项目正常运营中。何龙摄
2024年9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项目(皖能奇台80万千瓦光伏部分)正式落地。据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之一,建设规模500万千瓦,其中光伏340万千瓦、风电160万千瓦,并配套建设12.5万千瓦储能。
“新能源项目前期投资大、成本回收时间较长,公司面临不小的发展挑战和压力。”在昌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奇台皖能分公司负责人葛建欣看来,一路走来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全周期的税费服务,为项目建设省了不少心。“项目立项以来,税务部门全程跟进辅导,帮助我们及时准确享受到几千万元的政策红利,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压力,为项目加速推进注入‘绿色动能’。”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生产也正成为新的驱动力。木垒嘉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机器与机械臂高效运转,光伏组件有序产出。该公司创新研发的635瓦0BB-TOPcon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增加了有效光照面积。这一智能生产的场景,也是新能源产业深耕“智”造的缩影。
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以来,昌吉州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短信、微信等线上渠道,定期向企业推送提醒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企业负责人张山说:“公司正处于成长期,难免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涉税问题。税务部门针对政策告知、申报提醒、风险警示等进行推送提醒,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及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昌吉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贯彻落实全疆税务工作会议精神,持续聚焦昌吉州产业链式集群发展,以“链式思维”把税费服务嵌入产业链各关键环节,激发产业链“聚合效应”,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高效直享,为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