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来源:新华社2024-12-07 19:48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风谷山坡,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成排矗立,巨大叶片迎风昼夜旋转;大漠戈壁,一个个太阳能光伏板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煤海矿场,一辆辆氢能重卡满载煤炭矿石往来穿梭……

  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新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今年以来,新疆新能源发展迅速,前三季度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近2000万千瓦,新增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谁借妙笔绘新绿,天山南北好“风光”。当前,新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和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在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过程中,新疆逐“绿”向“新”,阔步前行。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追风逐日” 绿能涌动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大又甜……”多年前的一首民歌让达坂城家喻户晓。如今,这座西北小城又有了“中国风谷”的美誉。

  “正是看好达坂城风光资源富集,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今年在这里建成投产。”新疆华电苇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晓亮介绍,该基地是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项目投运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沙漠、戈壁、荒漠曾长期被视为新疆自然禀赋的劣势,但现代科技改变了这一观念。如今,这里成为建设风光基地的优势区域。截至今年10月底,新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8400万千瓦,占新疆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一半,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这是2024年6月11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拍摄的中国绿发尼勒克县40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赵戈 摄

  迎着发展“风口”,新疆新能源产业快步迈向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新疆已建成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副处长郑子雯介绍,新疆还在加快建设哈密北、若羌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2024年4月23日,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民生工业园区木垒泰胜风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生产风力发电机塔筒。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能源开发“追风逐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趁势而起。

  投料、加热、拉棒……在新疆首座高效N型大尺寸单晶硅项目——哈密清电硅业生产车间内,多晶硅料在1400多摄氏度的高温单晶炉内,经过多道工序,最后变成一根长达3.8米、重约400公斤的单晶硅棒。清电硅业技术研发部高级经理秦现东介绍,该项目于今年6月全面建成达产,产品将主要用于光伏制造产业。

  “哈密市原材料石英岩预测资源量3435万吨,硅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哈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窦仁才表示,将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政策等优势条件,推动硅光伏等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绿电消纳融合发展。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这是新疆吐鲁番光伏电场屋顶光伏(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光伏组件、风机、叶片、塔筒……新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业链加快完善。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疆硅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21.2%、27%;能源装备产业链市场需求旺盛,风力发电机组、变压器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2%、15.4%。

  在新疆辽阔的土地上,白色的风车“森林”、成排连片的蓝色光伏“海洋”,正成为常见的风景。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氢”风劲吹 “蓄”能发展

  很多人不知道,氢能也分“颜色”。

  相较于利用化石燃料生产的灰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获得的氢被称为绿氢,由于其全生命周期几乎没有碳排放,成为氢能理想的应用形态。

  位于天山南麓的库车市,约900个足球场大小的光伏电站正将电能输送至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的厂区,用于生产氢气。这些绿氢通过管道输送至6公里外的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替代炼油过程中使用的灰氢。“我们每年有2万吨的绿氢产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相当于植树30万棵。”中国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范林松说。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2024年2月22日,在新疆库车市,中国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新华社发(吐尔松·托胡提摄)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3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还被列为首批氢能产业示范区,让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今年5月,新疆中通客车有限公司制造的首台氢燃料客车在乌鲁木齐正式下线;哈密市建成2座制加氢一体站,投运氢燃料重卡35辆、氢燃料公交7辆;伊宁市在今年3月产出高纯度氢气,首批10辆氢燃料重卡已上路测试……目前,新疆氢能产业链已建成项目6个、总投资19亿元,氢能应用场景已覆盖化工、交通等领域。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需求随之增加。顺势而为,新疆正加快布局新型储能项目。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这是2024年9月10日在新疆东天山北坡拍摄的一处750千伏电力线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金风天润达坂城精细化储能二电站指挥中心里,智慧数据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各项关键生产数据一目了然。负责人孙义江介绍,储能电站投入商业运行一年多来,有14个储能电池舱投入使用,通过参与新疆电网的调峰调频,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水平。

  今年以来,新疆有多个项目开工建设: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新疆最大单体新能源储能项目开工,新疆首个新能源储能锂电池电芯项目在乌鲁木齐启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二氧化碳储能电站破土动工……截至今年10月底,新疆电网累计储能装机697.9万千瓦/2344万千瓦时,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新型储能建设蹄疾步稳。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低碳清洁 惠及民生

  向“新”求变,“风光”无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为新疆发展夯实“绿色底座”,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约7毫秒!也就一眨眼的工夫,郑州就能用上新疆的电。”哈密市伊州区天山换流站站长寻传宝介绍,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输电能力可达800万千瓦,外送清洁能源占比超过40%。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这是2023年11月1日拍摄的哈密南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天山换流站。新华社发(冯洋 摄)

  自2010年疆电外送工程实施以来,新疆外送电量已超8000亿千瓦时,送电范围覆盖20个省份。其中,新能源电量外送占比近三成,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69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8亿吨。

  新能源开发利用势头强劲,赋能传统能源基地的绿色转型。

  作为我国最大的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正在推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占比。今年前10个月,塔里木油田光伏项目发电量超11亿千瓦时。

  “2023年至今,油田先后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两地建成4座总装机规模130万千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塔里木油田新能源事业部执行董事雷霆表示,越来越多的生产场站正用光伏电能取代传统电能驱油采气,油田正逐步构建“油气风光热”多能互补的能源供给新格局。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这是2024年9月12日在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拍摄的国家光热示范项目——熔盐塔式50兆瓦光热发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虎虎 摄

  “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山山有金铜、盆盆有油煤、处处有“风光”,丰厚的“家底”,正转化为提升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有力依托。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饱受风沙侵扰,当地人形容是“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农业”治沙项目正在为当地群众带来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这是2024年6月20日在新疆和田地区光伏产业园拍摄的“沙戈荒”光伏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和田地区洛浦县,现代大型机械正在沙漠边缘筑下一片片“绿色屏障”。“光伏板高度在4.5米左右,倾斜角度33度。项目设计之初,就为农业种植预留了空间。”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谢雄介绍,“明年开春,大量苜蓿就会种在光伏电站下的沙地里,做到发电、农业增收、治沙相结合。”

  从风机制造到光伏产品生产,从风光基地建设到氢能布局,新疆好“风光”不仅带动产业蓬勃发展,还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鼓起腰包”。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这是2024年9月10日拍摄的夕阳下的新疆哈密市三塘湖风电场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位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新疆东方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风力发电叶片和主机。“每个月工资7000元左右,上班离家还近。”在企业工作的博斯坦乡博斯坦村返乡大学生卡米热丁说。

  该企业投产以来,不但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还为当地提供了6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仅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新能源企业就已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次。

  经济发展、生态向好、民生改善……在追“新”逐“绿”的道路上,新疆的“风光”故事还在继续精彩书写。

天山南北好“风光”——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观察

  文字记者:李自良、顾煜、杜刚

  视频记者:刘兵、张啸诚、杜刚、顾煜、王洪流

  海报设计:谢悦

  统筹:杜宇、陈炜伟、马晶、周咏缗、邱世杰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