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格斯尔》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是世界上演唱篇幅最长、最有影响力的史诗作品之一。10月18日至22日,中央电视台采访团走进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胡吉尔台乡、乌赞镇等地,寻访、聆听、感受《格斯尔》的传承历程,围绕其在新时代如何融合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等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等主题展开为期4天的深入采访拍摄。
央视采访团采访《格斯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昆其克·恰克尔塔(左二)。
10月19日,当采访团一行走进该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格斯尔艺人昆其克·恰克尔塔家时,这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表现出孩童般的激动。今年已80岁的昆其克从小受家庭熏陶,10岁就开始独立说唱《格斯尔》,与非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艺,在我们这里,《格斯尔》不仅是史诗演述和神话传说,还融入了民俗、歌谣、那达慕、群众文化、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民间活动。我们要让《格斯尔》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传承。”昆其克说,传承发扬好《格斯尔》,不仅是对历史和未来的尊重,也是党和政府赋予非遗传承人的光荣使命。
央视采访团录制《格斯尔》舞台剧。
采访中,采访团一行了解到,《格斯尔》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沉淀,聚合了史诗演述、山水传说、传统体育(搏克摔跤)、传统手工艺等民俗特色为一体的《格斯尔》活态文化传承系统。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格斯尔艺人已达299人,年龄从12岁到81岁都有。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格斯尔》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通过当地民间艺人、传承人和学界的积极参与,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16年9月28日,尼勒克县获得“全国《格斯尔》文化保护与研究尼勒克基地”称号,同时,尼勒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格斯尔》保护传承工作,不仅在历次党委会和政府工作中重点部署《格斯尔》保护传承工作,还于2023年6月成立了尼勒克县《格斯尔》文化协会。
央视采访团录制民间格斯尔艺人表演。
目前,《格斯尔》文化协会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大《格斯尔》非遗文化传播力度。今年9月,协会选派4名格斯尔艺人前往国家大剧院,参加“中国三大史诗这十年暨中国三大史诗交流展示活动”。
采访中,采访团邀请这些格斯尔艺人前往唐布拉草原,在山清水秀的迷人秋景中展开实地录制,又来到乌赞镇,采访录制了该镇《格斯尔》民间艺术团队自编自导的《格斯尔》舞台剧,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这部舞台剧的丰富内涵。舞台上,民间艺人们对《格斯尔》的真挚热爱、无私投入及深情表演深深感染了采访团一行。“通过观看舞台剧,我们深切感受到尼勒克县《格斯尔》非遗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魅力。”一名采访团成员说。
20日至22日,央视采访团还在该县拍摄了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及传统摔跤文化等内容。“这次拍摄不仅是一次实景记录,更是对尼勒克县《格斯尔》非遗保护成果的激励和进一步展示及肯定。我相信央视必将把《格斯尔》非遗文化带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文化瑰宝,感受甜蜜尼勒克的深厚文化底蕴。”尼勒克县《格斯尔》文化研究与促进工作室领衔人巴图加甫说。(记者 王志华 通讯员 沙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