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牧歌永流传 天马更当先——探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疆昭苏草原马牧养系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牧歌永流传 天马更当先——探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疆昭苏草原马牧养系统

来源:中国民族网2024-06-22 12:01

  “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马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和象征意义,被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源远流长的马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文化符号。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的歌曲《龙马精神》节目外景拍摄地,就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这里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天山脚下,拥有广袤的美丽草原,自古以盛产良马、善养名马著称,被誉为“中国天马之乡”。

  古往今来,昭苏各族群众在猎马、驯马、养马、用马的过程中,掌握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积累了从大自然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经验和方法,共同创造、发展了昭苏草原马牧养系统,传承弘扬了优秀的中华马文化。

  2023年6月,新疆昭苏草原马牧养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群众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高涨。当前,昭苏县正在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一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综合价值,着力推动新时代马产业繁荣发展。

  “腾昆仑、历西极”

  走进昭苏天马博物馆,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当地流传2000多年的天马传奇。公元前113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返回长安,乌孙国派使者敬献数十匹良马,汉武帝赐其名“天马”。《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神马当从西方来,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汉书·乌孙传》则记载:“天马来兮从西极,其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可见,当时西域地区养马已成规模,且享有盛名。“诗仙”李白曾专门作《天马歌》,以“腾昆仑,历西极”形容天马之魁梧俊逸。

  所谓“天马”,实际上主要指的是伊犁马。这种马体格高大、匀称紧凑,头部秀美高昂,眼大有神,背腰平直,蹄质结实,运步轻快,力速兼备。自汉代开始,天马不仅在巩固边防中立下赫赫战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终活跃在草原丝绸之路上。

  昭苏位于群山环抱的高位山间盆地,海拔在1323米至6995米间,是新疆唯一没有荒漠地貌的县,拥有优质天然草场836.39万亩。早在20世纪40年代,昭苏就设有种马场,从事伊犁马的品种选育。20世纪60年代,昭苏设立军马场,近万匹天马入列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队伍。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中,3000多匹天马从昭苏出发,穿戈壁、越冰山,奔赴唐山参与震后重建,写下了“万里骏马送深情”的动人故事。2021年,当年送马组的成员——82岁的加合斯勒克·哈依萨尔和78岁的吐尔逊·阿尔太,从昭苏重返唐山,亲眼见证了唐山新貌。

  作为伊犁马的主产区和主要培育基地,昭苏还是我国伊犁良种马繁育基地、礼仪仪仗马培育基地以及自治区级种马场和传统体育马术训练基地,拥有我国养马规模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马场。昭苏马场面积达105万亩,特克斯河等5条河流贯穿场境,可利用草场66.19万亩,原生态优质天然草场占到90%多,牧草种类多达183种。全场总人口7000余人,汉、哈萨克、蒙古、回、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民族长期生活于此。

  近年来,为改良伊犁马,昭苏马场加大投入,引进了其他名贵马种,通过杂交改良和纯繁,丰富伊犁马的遗传资源,使短距离速度马、长距离耐力马、速步马、一般骑乘马等不同类型马的品质和竞赛性能大幅提高。目前,昭苏马场有公有良种伊犁马育种核心群10个、良种马3200余匹,其体长、身高较之过去都有一定程度增长,既保持了伊犁马耐力好的特点,又兼具了速度与观赏性。截至2023年末,昭苏全县马匹存栏12.15万匹,占新疆马匹存栏量的11.57%,同时运行34个繁育站,形成了马良种繁育生产体系。

  草原展新姿 “天马”迎盛会

  一代代昭苏牧民都是从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天性豪气、热情奔放,许多人自幼就学习马上技能,锻炼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塑造了坚毅勇敢的精神品质。当地马上体育活动、马术表演历史悠久,刁羊、姑娘追、赛马、套马、飞身上马、马上拾哈达、马上角力、马上叠罗汉、马上拔河、飞马投鞭等马上项目丰富多彩。

  每年七八月,一望无垠的昭苏大草原满目葱绿,近百万亩油菜花、10万亩香紫苏竞相绽放,万匹骏马扬鬃奋蹄在广袤天地间,吸引着四方宾朋。一年一度的“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如期而至,热闹了这块翡翠般的山间盆地。骑马的、赛马的、相马的、画马的、买马的、观马的……10多万爱马之人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赶来,热情奔赴一场各民族共叙情谊的“草原盛会”,期间还会开展商贸、文艺活动。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农业机械的广泛普及,长于运输、精于耕作的昭苏天马渐渐失去“用武之地”,但近年来在新的舞台重现荣光。自1992年起,昭苏已连续举办31届天马国际旅游节,打响了“牧歌昭苏·天马故乡”的文旅品牌,“马业+”的文旅产业彰显新风采。

  节会期间的昭苏天马旅游文化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天马腰鼓”“骏马走秀”“情系天马”“舞动天马”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红歌大赛、马术表演、速度赛马、天马音乐节、草原篝火晚会等活动接二连三。最受期待的当属压轴演出“万马奔腾”——蓝天白云之下,牧民们肩扛红旗,引领着马群驰骋在喀尔坎特大草原,一匹匹骏马四蹄翻腾、长鬃飞扬。现场观众惊叹不已,纷纷抓拍下这动人心魄的时刻。与此同时,“万马奔腾,此景只在昭苏有”火遍各大社交媒体。

  而在昭苏特克斯河国家湿地公园,牧马人一声吆喝,马群跃入河流,马蹄踏着河水,激起层层水浪,河面上水花飞溅四射,景象甚是壮观,又是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这样的“天马浴河”表演,每天要举办4场,每场大约容纳游客1300人,常常座无虚席。观众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还能选购马油皂、马油护手霜等伴手礼。目前,昭苏以天马为原型打造了“昭昭”和“苏苏”IP形象,生产了150多种文创产品。

  为深化全时、全季、全域旅游内涵,打造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旅热点、亮点,昭苏不断发掘新场景、新业态,平均每年都要举办上百场大大小小与马有关的活动,为天马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注入新活力,不断提升游客消费体验,满足多元需求,充分展现“天马之乡”的无限魅力。

  2020年冬季,时任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成了全国知名的“网红”。为宣传昭苏文旅,41岁的她身披一袭红斗篷,手握缰绳、策马扬鞭,英姿飒爽地在茫茫雪地驰骋,赢得无数网友的喝彩与点赞。由此,“天马踏雪”成为昭苏文旅的又一经典。

  “马队上场,刁羊组准备。”48岁的巴音别勒克指挥着新一场“天马踏雪”表演。他是昭苏县天马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马术总教练,获得过竞技赛马的全国冠军。2009年,巴音别勒克从广东回到老家施展身手。如今,公司发展势头强劲,自有和寄养马匹共500匹,还培养了63名马术教练、骑手和马术表演队员。巴音别勒克欣慰地说:“看到家乡马产业发展得一年比一年好,特别自豪!”

  “马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除了“马产业+文化旅游”,昭苏还围绕建设全国马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度挖掘马业资源和优势,通过政府扶持、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多措并举推动融合发展,不断拓宽“马产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马产业+体育”“马产业+城镇化建设”等成效显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昭苏探索将本土伊犁马向竞技性赛马转型,培育了多种赛事运动型伊犁马,成功举办“丝绸之路·中国杯”“新疆马业协会育马者杯”等品牌马赛事,以及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中华民族大赛马”乡村比赛。此外,还设立马术俱乐部、马业协会和马术协会,建成马术训练基地,与武汉东方马城、广州马业协会等单位合作组织骑手赴全国各地参赛,使昭苏天马“走出新疆、跑向全国”。

  马赛事的兴起,极大激发了农牧民推动土马品种改良的积极性。如今,当地的马良种繁育每匹可增收3000至5000元,育良马、养良驹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48岁的尼曼是当地的养马大户,精心培育的伊犁马有320匹。他的姥爷就是老一辈的养马人,将经验全部传授给了尼曼。2012年,尼曼开始养殖赛事赛马,还带着自己改良的伊犁马“大黑风”“小黑风”赴各地参赛,获得过全国冠军。在昭苏,与尼曼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爱马、护马、育马、赛马,早已将马当作最亲密的家人和伙伴。

  目前,昭苏约有10%的马匹朝着赛事运动型马方向发展,有30%用于马术教学、休闲骑乘,还有约60%投入到乳、肉生产精深加工中。从辽宁招商引资来的昭苏汉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刚成立一年多,主要加工生产马奶粉,发展势头良好。“昭苏马文化积淀深厚,马奶品质好,文旅品牌响亮,我很有信心!”公司负责人说。

  马奶和马肉食用、马油提取等领域的精深加工与销售,为提升昭苏马产业的综合价值和效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成为当地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目标。目前,全县共有涉牧企业4家、饲草料加工企业7家,马产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农牧民人均马业年纯收入接近4000元,逐渐形成“落地一个园区、带动一个产业、联动一个集群、辐射一个区域、致富一方百姓”的现代经济联动体系,马产业“五大行动”(以马为基,开展优良品质马种提升行动;以马为名,开展赛马赛事牵引带动行动;以马为媒,开展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行动;以马为业,开展特优马产品品牌创建行动;以马为题,开展产业科技创新驱动行动,提升马的综合效益)初见成效,“两场三园两道一环全域”的马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构建,天马小镇雏形初现,产业蕴藏资源得到进一步延伸开发。

  2022年3月,自治区发布《关于加快新疆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昭苏打造马产业全产业链带来新机遇。当地正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以强化伊犁马品牌为突破口,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将马产业打造成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

  作为全国“天山论马”永久会址的昭苏县,2023年如期举办第11届“中国马会·天山论马”马产业高峰论坛,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深入挖掘天马文化、发展马旅游、助推马产业建言献策,不断推动现代马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与马相伴,以马为媒;立马为业,策马奔腾。

  昭苏,有“苏醒恢复生机”之意。随着昭苏草原马牧养系统不断得到保护传承、发展壮大并迈向现代化,14万多昭苏各族儿女正锚定马产业发展“新赛道”,步稳蹄疾,奋力驰骋,迸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今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比赛将在昭苏举行,让我们共同期待,各民族相聚昭苏大草原,共襄天马故乡的盛会、民族团结的盛会!

  文:唐堪东 本刊记者 龙慧蕊 马力亚·阿瓦力汗

  作者唐堪东为新疆日报记者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 重庆北碚: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