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兵团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绿色园区“碳”“循”发展之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兵团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绿色园区“碳”“循”发展之路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11-29 14:50

  从2004年启动建设,2008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阿拉尔经开区)发展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近年来,阿拉尔经开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聚焦推动绿色产业聚集、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共建共享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废水治理和中水回用、工业固废收集处置等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节本增效,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阿拉尔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31亿元,较2021年增加6.7亿元,同比增长6.4%。日前,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再添“金字招牌”,入围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公示名单,这也是2023年兵团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变废为宝 助力高效生产

  阿拉尔经开区自成立以来,为突出绿色工业园区发展实效,依法依规对落后产能、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持续开展产业更新迭代、升级改造,在废料转化、中水回用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出台相关政策和财政奖补措施,鼓励企业在生态环保、循环产业上发力,让企业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的同时,也为客商投资、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兵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兵团外贸龙头企业,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增强特色优势纺织服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强对绿色环保和循环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自2017年至今,企业已形成30万吨粘胶纤维、8万吨浆粕、30万吨废气制酸的生产规模。企业先后投入15亿元资金,用于废物、废水处理和设备技术改造工作,通过实施节能减排、二次资源利用等措施,让废水、废气、废料得到回收利用,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绿色发展。

  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全貌。

  作为一家以生产粘胶纤维、浆粕等为主要产品的纺织企业,如何高效地做好水资源利用,成为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瓶颈”。依照“源头节水、过程控制”的方式,企业通过装置提标升级、工艺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废水“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变废为宝”,每天废水排放量降低至4万立方米,每吨粘胶纤维提盐量提升至350公斤,废水含盐量降低至12000毫克/升。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陈龙说:“通过一系列环保措施和设备改造升级,企业真正实现了整体废水里的盐回收再利用,废水中盐含量大幅降低,达到了国家环保标准的同时,还能产出为企业增效的产品。”

  工人使用叉车将棉浆粕原料运送到生产线。

  在企业酸站车间,员工忙着将刚从生产线上的元明粉产品进行装袋码放,准备外运。通过各项技术改造和措施,企业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升级制酸元明粉装置,成功地将本属于末端废料产品芒硝进行100%就地转化,生产出具备染棉促染、酸性染料缓染以及洗涤用品原料等功能的元明粉。同时,企业实现了废物利用、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标,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70万元左右,合计效益可达到2000万元,目前企业生产的元明粉实现产销两旺,成为行业内的“热门”产品。

  “原来我们的芒硝没有利用价值,后来经过设备技术更新,我们把一期项目的浓缩酸打到二期上来,通过提硝设施装置,芒硝进入干湿滤机进行分离以后,下到中和桶再进行pH值调控,最终就得到了我们的元明粉产品。”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酸站车间副主任侯朝举说,“现在每天的产量在120—150吨,产能也提高到了20%,真正达到了废料回收利用的目的。”

  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元明粉生产线。

  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只是经开区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通过以园区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企业内部循环、产业循环、园区循环、经济循环、生态循环“五位一体”的循环产业体系,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发展雏形初现。

  中水回用 挖掘节水潜力

  多年来,阿拉尔经开区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精准布局产业项目,全链条推进源头减排、过程减排和末端固碳等技术应用,聚力降低园区物耗、水耗和能耗,不断加强对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升级,实现废弃物转变成资源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降低原料、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在打造产业板块的基础上,阿拉尔经开区结合产业布局,不断做好“水”文章,通过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重复利用,积极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推进企业内部废水“分质处理、分质回用”及深度处理回用、冷却水回收利用,大力推广膜处理中水回用技术,针对重点耗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开展水资源阶梯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新鲜用水量,减少废水排放量,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节水潜力。

  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中水回用MBR膜处理系统装置。

  在纺织服装产业中,印染环节位于产业链中部,棉纱、混纺材料、布匹等需要经过印染才能向下游进一步加工。作为经开区落户最早、规模最大的批量纺织印染企业,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2018年9月投产后,填补了阿拉尔纺织服装产业链印染环节的空白。目前企业主要是一家集纺织品、坯布印染产业链为主的纺织精加工企业,借助于师市的棉花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原料就地转化,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印染企业产能的“高需求”和环保的“高要求”,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自投产以来,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在“增”与“减”之间寻找新路子,增加污水预处理设备和中水循环装置的搭建。几年间,企业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设中水回用处理系统,通过MBR膜处理、RO反渗透等技术,将印染废水进行再回收利用,目前企业日处理印染废水已经达到4000立方米,中水回用利用率可达46%以上。

  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印染工业水软化及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当时我们在建厂的时候,就已经配套设计了中水回用以及环保装置系统,现在用下来成效还是不错的。”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君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还要根据生产的情况,不断更新完善设备装置,改进处理工艺流程,让中水回用和废水排放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企业标准,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废水、废料的回收利用,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还在环保达标的基础上,投资了1800万元进行盐回收系统装置建设和软化水处理系统完善,通过一系列工艺进行除盐除硬,目前企业印染盐水日处理量可以达到400立方米,工业软化水日处理量可以达到5000立方米。

  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盐处理回收装置。

  廖君说:“下一步,我们还将投资500万元,用于建设臭氧处理系统,通过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染料、助剂、无机盐等,促进企业印染技术的迭代升级,真正让企业的废水处理提标达质,不断补强印染中间环节短板,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

  吃干榨净 创造更大效益

  近年来,阿拉尔经开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共享经济,把“绿色”主线贯穿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经开区积极引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其中阿拉尔市南疆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阿拉尔市衡暖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材料生产项目、新疆巨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粉煤灰制加气块项目等多项绿色低碳循环项目已实现完工与投产,在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阿拉尔市衡暖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粉煤灰生产线。

  阿拉尔市衡暖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施工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建材专业生产企业。在企业的粉磨车间,经开区部分企业产生的炉渣、矿渣等工业固废正通过传送带被送入磨机,加工生产成为矿粉、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用到当地的建筑领域,实现了上、下游产业“吃干榨净”。

  企业生产部门人员查看原料炉渣。

  “企业每年可以消耗园区3万吨各类炉渣,这些其他企业用不了的废料,成为我们的生产原料。现在企业每年生产矿粉20万吨、粉煤灰25万吨,这些产品都广泛用于建筑行业。”该公司粉磨车间主任王仁重说。与此同时,企业还通过利用阿拉尔及其周边丰富的各类工矿企业产生的矿渣、炉渣等固废资源,进行脱硫石膏粉的生产,目前该产品已经在石膏砂浆、石膏腻子、石膏砌块、石膏板材以及医用石膏等新型石膏制品中成功应用,每年仅脱硫石膏这一项产品,就可为企业创造4000多万元的效益,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石膏矿资源的开采利用,有力地促进了经开区循环经济发展。

  阿拉尔市衡暖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保永峰说:“下一步,我们的主要研发方向是通过将工业废料加工成水泥复合粉抹面砂浆等产品,生产线计划明年投产,希望能为园区循环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截至目前,阿拉尔经开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0多家,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80亿元。几年来,经开区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2%、水耗年均下降9.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年均下降3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经开区还先后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新疆四大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兵团阿拉尔纺织原料生产及加工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

  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洪涛说:“立足新发展阶段,经开区今后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优化绿化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全力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推动绿色产业聚集,为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当好生态卫士,为推动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尚杰 赵明昊 王艺钊 通讯员林国强 )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