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白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之上,岩石、冰雪在寒风中定格,10月24日一大早,伴随货车引擎的轰鸣声,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卡车有序驶入红其拉甫口岸排队候检,早已等候在此的新疆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按照责任分工引导车辆、检查车体、比对证件、录入资料……一派忙碌的景象,让孤寂、荒芜的高原多了几分热闹。
(10月24日,入境车辆在红其拉甫口岸全天候综合检查室排队候检。王智珑摄)
红其拉甫口岸地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核心区,是“一带一路”重要桥头堡,也是我国面向南亚、西亚的重要通道。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发布联合新闻声明,双方宣布红其拉甫口岸常年开放,同意加强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改善口岸通行条件。过去,红其拉甫口岸受高海拔和冰雪天气影响,每年4月至11月开关,12月至次年3月闭关。本次口岸常年开放也将为新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力。
(红其拉甫边检站民警在对出境车辆进行查验。业思聪摄)
在联合新闻声明发布后,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主动作为,第一时间详细做好现场踏勘、调研,细致排查边检执勤现场设施运行情况,制定工作总体推进方案,积极走访各联检单位,共同推进建立口岸常年开放工作协作机制。同时,该站不断优化通关举措,提供一站式通关手续办理,设置“一带一路”专用通道、60岁以上老人特别通道、紧急通道,以及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候检时间不超过30分钟等便民利企举措,进一步提高出入境车辆及旅客通关效率。
(红其拉甫边检站民警在风雪中营救被困车辆。王智珑摄)
此外,由于口岸地处高原偏远地区,冬季多暴风雪、夏季多泥石流,出入境车辆容易发生故障,旅客容易被阻孔道之内,加之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对出入境旅客、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旅客构成了威胁。为应对这些情况,该站将前哨班打造成“高原生命驿站”,为过往旅客提供食物、饮用水、便携式氧气瓶、高反药品等物资,尽可能保障旅客生命健康,并配备了孔道巡查车、超短波电台和医疗救护设备,定期巡查红其拉甫口岸孔道,让每一名出入境旅客在“生命禁区”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担负着红其拉甫口岸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一定要恪守职责,全力守好祖国的西大门。”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秦绩伟表示,边检站将始终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主责主业,严格口岸查缉管控,营造高效便捷通关环境,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据悉,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中巴两国经贸往来将愈加频繁,作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陆路口岸,红其拉甫口岸自今年4月3日开关以来,截至10月22日,经由该口岸出入境旅客已达3.6万人次,较2019年同时期相比增长62.25%,出入境车辆7109辆次,过货量约1.83万吨,货值约18.4亿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尚杰、赵明昊、王艺钊 通讯员业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