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疆地域广袤,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湖泊,或波光峰影、清澈明净,或深邃碧绿、水光涟涟,但却少有像博斯腾湖那样,以万顷浩荡之姿,在群山与沙海之间勾画出奇妙画卷。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达1646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水产和芦苇等自然资源,也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全国四大苇区之一和国家湿地公园。
走进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记者见到游人在湖边长廊游肆,拍照、玩耍惬意悠然。“博斯腾湖好风光,风帆飞去水天长,渔家笑唱丰收乐,歌声满湖鱼满舱。”巴州生态环境局博湖县分局局长刘屹介绍,这是博斯腾湖畔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是博湖旅游最大的优势和潜力。上世纪末,随着人口基数、耕地面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资源过度开发、入湖水量减少、湖体水质变差问题逐步显现,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受到威胁。通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如今已拥有198种、几十万只鸟类,鱼类32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和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博斯腾湖,现在成为了大天鹅、金雕、猎隼、秃鹫等数十种鸟类迁徙的落脚点,也成为了当地各族群众致富的“聚宝盆”。“据统计,今年1月到7月,博湖县累计接待游客280.69万人次,同比增长74.75%,实现旅游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67.98%。”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孙宗均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尚杰、赵明昊、王艺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