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0年,辽宁省抚顺市、丹东市、朝阳市和葫芦岛市的45名援疆干部人才来到九师白杨市。他们将推进九师白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为援疆工作的目标,坚持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累计投入援疆资金 6 亿余元,突出对口援疆项目的带动作用,全方位推进产业、科技、人才、文化等支援,交出了一份骄人的答卷。
职工魏红军对老旧大棚进行了改造,还学会了种植辣椒、茄子等有机蔬菜,日子越过越红火;养殖户巴建军的夏洛莱牛品种经过两年的培育,去年冬天出生的夏洛莱小牛犊从体型外貌特征都接近“父本”,这使他的养殖事业有了新的突破;龙珍高级中学高考成绩创13年来最佳成绩,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些喜人的变化,得益于辽宁援疆源源不断的关怀与支持。
产业援疆,让经济插上腾飞翅膀
2020年以来,九师分指充分利用对口援疆政策,发挥辽宁省 4个市结对支援优势,开展“4+1”园区对口支援,在园区管理、建设、招商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交流有益经验,帮助推进九师产业园区发展。
随着援建的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3.4万平方米全部完工,很快吸引了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入驻。
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桥兵说:“我们公司的玉米压片饲料国内销售市场已全面打开。3条玉米压片生产线正在加快生产,带动周边职工群众增产增收。”
2022年11月10日,在九师团场及连队优秀职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忙碌有序地进行基础设备安装。建设项目企业负责人张鹏说:“在九师党委和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调帮助和支持下,项目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已经全部完成,明年主要修建道路、绿化、外观等,力争2023年9月底保质保量交工。”
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援疆干部赵越说:“我们投资建设了标准化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占地250余亩,总投资1.5亿元。可以为九师招商引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职工创业就业拓展空间,2021年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后,巴克图技术开发区就业人数由原来的150余人增加到680人,未来二期厂房投入使用后,还会有更多企业入驻园区,为九师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九师分指在教育、医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实施援建项目10个,涉及援疆资金14881万元。投资5897万元的九师团场基础设施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3个团场近2万人、5万余头牲畜饮水问题。投资7700万元的九师团场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为九师10个团场解决了急需的基础设施。“以前我们的生活污水都是随意往路上、菜地里倒,现在生活污水通过统一的管道排走,既干净又方便,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团结农场二连居民何景旺感慨地说。
科技援疆,增强发展内在活力
九师分指始终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地位,切实增强科技发展后劲,不断开拓九师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由于夏洛莱牛品种退化,党支部在2019年从辽宁引进了一批夏洛莱公牛犊,去年开始进行配种,为牛的复壮作了很大贡献。”一六五团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郭玉强说道。
养殖户巴建军说:“2019年我们引进的种公牛,经过培育,现在已初见成效,母牛已开始生产,牛犊非常强壮。”
九师分指持续推进夏洛来种公牛培育体系建设,采购种公牛150余头,依托科技创新,继续加大后续研发、纯种繁育和推广力度,建设夏洛来种公牛体系,确保种群稳定,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肉牛品种;积极推进安格斯高端有机肉牛养殖,增加肉牛养殖附加值,努力打造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延伸拓展畜牧业发展产业链。
九师分指大力提升改造设施农业,利用援疆资金,引进辽宁企业、技术、人才,推动团结农场老旧大棚改造提升,建设高寒、高纬度、大风区域不加温的数字化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大幅提升种植户收入。
团结农场职工魏红军说:“改造之后的大棚温度、光照都比以前好把握多了,他们还教了我辣椒苗嫁接技术,让我对大棚种植更有信心。”
九师分指积极创新推介形式,线上线下双线发力,直播带货促消费,帮助受援地农牧产品走出新疆、走进辽宁。支持鼓励九师特产销售企业在辽宁开店,协调辽宁四市有关单位采购九师优质农产品,促进九师的面粉、杂粮、蜂蜜等农副产品在辽宁销售。特别是葫芦岛社区厨房推出的“包子小巴扎”,作为援疆产品的终端消费窗口,“包子小巴扎”使用的面、肉、油不远万里从九师来到葫芦岛,实现了两地共赢。
九师分指积极拓展互联网经济,邀请辽宁营口鲅鱼圈电商产业园专业团队到九师讲解电商、运营、直播等知识;积极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推动九师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发展,为九师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由辽宁省总工会援建的团结农场职工自主创业直播带货基地 2022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助推职工增收致富的新平台。在九师团结农场直播带货直播间可以看到,展示柜上整齐地摆着团结农场的特色产品,圣雪莲藕、无花果、羊角蜜、百香果、美人指葡萄、圣女果、樱桃等各类绿色无公害果蔬应有尽有。
每个周六周天,团结农场的抖音账号 “阿特带你看团结”都会直播,有时在直播间,有时在大棚基地,主播陈特会走进职工大棚,现场直播职工种植的番茄、辣椒、葡萄、蟠桃等,直播间最高人气达到3万人,粉丝量突破3000人。
陈特说:“我们注册了抖音和快手账号,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全国各地,把本地的农产品推销出去,让大家都知道团结农场的产品好,绿色、健康,从而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职工的收入。”
人才援疆,万里之遥见真情
九师分指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将对口援疆与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紧密结合。
2020年以来,辽宁省计划内选派援疆干部人才45人到九师开展对口援疆工作,选派柔性人才 45 人,开展医学、设施农业、水利等方面技术援助。援疆干部人才围绕“进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援疆靠什么、离疆留什么”,找准援疆工作切入点,定目标、明措施、抓落实、求实效。
九师分指指挥长具体负责师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改革、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和教育工作改革三项改革任务;积极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师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改革得到兵团医共体改革考核验收小组的好评,位列兵团第一梯队,得到兵团的认可。
辽宁援疆专家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为九师医院填补了一项项技术空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促进九师医院多学科发展,深得九师干部职工群众的认可。
“能为边疆作贡献,我很开心,总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我要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取得的经验留下来,让这里的医生服务更多的患者。”援疆医生葛莉说。
九师分指指挥长史卫东亲自协调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 3所三甲医院 15名医疗专家到九师医院工作。他们所在的多个科室出现“一号难求”的情况,中药房的药被买空,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中医药发展提供支撑,推动九师医疗事业再上新台阶。
九师龙珍高级中学教务处负责人剪世平说:“援疆教师们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通过‘传帮带’,争做‘领头羊’,不仅教育引导了学生,而且给学校留下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2021年高考结束后,九师选派 22名教师到辽宁沈阳、大连等市省级重点高中学习新课改和先进教学经验。
2022年,龙珍高级中学高考成绩创 13年来最佳成绩,其中房丽所带的高三五班 41人参加高考,35人超过二本录取分数线,本科上线率达85.4%。作为两次援疆教师,房丽经常说:“越是面对困难,我就要越发努力,这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成果,她的工作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认可。她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朝阳市好人”“渤海大学优秀校友”“龙珍高中优秀班主任”,还当选为兵团第八届党代会代表。
2020年春节和乌鲁木齐疫情防控期间,九师援疆干部人才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协调 200 余万元各类医疗防护物资,有效地缓解了九师医疗物资短缺压力。疫情期间,团场11名援疆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主动下沉一线,在军垦社区的援疆干部们成立临时党支部,23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援疆干部的使命担当。
援疆干部人才的表现得到了九师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2021年,有4名援疆干部人才被九师党委和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5名援疆人才被九师党委评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名干部被辽宁援疆前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4名党员被辽宁援疆前指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九师分指党支部被辽宁援疆前指评为先进党支部。
文化润疆,深度推进交往交流交融
2022 年 6 月 30 日起,沈阳音乐学院师生艺术团 13 人利用 7 天时间为九师基层慰问演出13场,举办了5次艺术讲座、3场文化交流、1场座谈会,进一步促进辽疆两地文化交流交融,形成辽疆文化共享、共筑新风的浓厚氛围。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朱宴锋说:“来到这里后,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兵团精神,我们被深深打动。兵团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回到沈阳后,一定要把兵团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亲人和同事。”
2022年7月7日,辽宁援疆雷锋精神在新疆“五个一”系列活动在九师小白杨中学正式启动。这是辽宁援疆抚顺工作队充分利用“辽宁抚顺是雷锋第二故乡”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通过“五个一”系列活动的走深走实,以红色文化“润”内涵,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九师分指援疆干部朱大海说:“作为九师分指一名抚顺籍援疆干部,身在其中,倍感荣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聚焦新时代雷锋精神,通过‘五个一’系列活动,使文化润疆工作走深走实,在九师掀起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潮。”
九师小白杨中学教师高飙说:“感谢辽宁省把红色资源带到兵团、带到九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兵团精神,从点滴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22年7月10日,九师与沈阳音乐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促进辽疆两地文化交融,通过文旅产业、美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以小白杨中学为试点,辐射九师各层次艺术教育,量身打造,精准帮扶,不断推动文化润疆再上新台阶。
九师分指积极推动文化交融,增强文化认同,润泽人心,凝聚力量,共创九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2年7月,辽宁人民艺术剧院 (辽宁儿童艺术剧院) 话剧 《糖果城堡》 在九师小白杨文化活动中心演出7场。轻松活泼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为现场观众送上愉悦的视听享受。此次文化交流有力有效推进了辽宁省对口支援九师 2022 年度文化项目建设工作,为广大青少年送去欢乐。
观众邢瑜浵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话剧,我觉得太精彩了,也教会了我很多道理。”
2022年 8月,鲁迅美术学院在九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在一六一团和一六五团设立采风创作基地,签订 《鲁迅美术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辽疆两地全面合作的新篇章。
九师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少数民族群众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推进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兵地融合深度发展,16名援疆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结亲戚,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大团结。
辽宁与兵团九师,一个守望东方日出,一个驻扎西北边境,两地相距数千里,却因援疆紧密相连、不分彼此,远的是距离,近的是真心。
(辽宁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第九师分指挥部供稿)
来源:援疆岁月
当日,一场以“精致与浪漫”为名的巴洛克室内乐经典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音乐会由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沈凡秀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清馨巴洛克乐团演奏,带来包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等大师作品。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的演出之一。5月1日至25日,以“乐彩纷呈”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呈现27场中外音乐史上的室内乐经典作品演出,展现室内乐的传承与创新。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